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14章 阻止 (第1/1頁)

林二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陳師道因極惡趙挺之,恨屋及烏,原本都不許趙明誠進門。 結果夫人郭氏哭著說自己也就只有一個孃家姐姐,明誠又是家裡的後輩,若是連他都要攔在門外,她都不知能否有面目回孃家了。 最終,陳師道也只能對趙明誠這個姨侄來家裡的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過見了面之後總是沒有好臉色的。 秦剛卻是聽到這個名字後,心中極度悵然。 趙明誠,他記得非常清楚,也就是歷史上娶了李清照的那個人。 白居易一生難忘初戀湘靈卻終究娶不得,陸游摯愛表妹唐婉卻被迫休離,俄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找到真愛之前卻經歷過五段不幸感情的折磨。 有人說,正是因為他們自己的精神世界過於豐富,從而導致現實生活中多有缺憾;也有人說,正是現實世界過於慘痛的挫折,反而造就了他們在文學上的巨大成就。 秦剛之前曾不止一次的回味咀嚼過李清照的一篇篇不朽詩詞之作,企圖想在這些字裡行間去一窺瞭解身處那個瑰麗時代下這名女子的真實情感變遷。 秦剛希望,也認為世人記住的,永遠應是那個“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嬌羞,也應該會有“誤入藕花深處”的歡喜,也可有“濃睡不消殘酒”的慵懶,又或是“花光月影宜相照”的燦爛; 縱使人世無常,需要面對金戈鐵馬的家國戰場,那也可以喝言“生當為人傑、死亦作鬼雄”的豪邁、放言“江山留於後人愁”的爽朗、許下“蓬舟吹取三山去”的壯志。 這才是真正的李清照、同樣也是能在千年文壇留名照耀的李清照。 雖然眾多的歷史學家認為李清照與趙明誠的婚後情感和諧,彼此情深意重。 但秦剛就想對這些專家當頭喝問:“你們的眼睛都瞎了嗎?” 且不論趙挺之為人是否奸侫陰險,就說他與蘇軾蘇轍之間勢同水火的仇恨,再看李格非在紹聖年初拒不接受章惇拉攏而不惜被貶外出的立場就可看出,這兩個家庭的政治矛盾,就註定了這場婚姻背後的先天悲劇屬性; 更可悲的是,與趙挺之的冷酷無情相對應的,是趙明誠的懦弱與退卻。 因為按照舊禮,李清照既已嫁到趙家,那就是趙家的媳婦,趙家就應該為他提供必要的庇佑。但是在朝廷開始打擊元佑黨人而牽連到李格非時,史上所記載的,便只有李清照向自己的公公,此時已經升任尚書左丞的趙挺之求情的詩句:“炙手可熱心可寒,何況人間父子情。” 而此時,趙明誠何在?兒媳婦的哀求,公公的確可以硬起心腸、視而不見,但是此刻,身為人夫,身為人婿,就不應該為此而作出一些必要的努力嗎? 李格非的罷官,趙家未有任何援手,直至其後朝廷黨爭愈烈之際,趙明誠竟然不顧夫妻之情,居然讓李清照的婚後一個人離京回往山東原籍老家,而他自己卻與父親趙挺之繼續留在京城享受著榮華富貴。 這段經歷的存在,真不知那些歷史學家們口中的“琴瑟和絃、夫妻恩愛”的結論是如何得出的? 雖說父親的政治立場做兒子的無法改變,但是與自己的妻子同甘共苦,這至少是一個男人可以最低做到的為人底線吧! 只有多年之後,當趙挺之被蔡京所陷害獲罪奪官直到去世,趙明誠進入了自己的人生低谷,而在這個時候,李清照反而是無怨無悔,陪著他一起回鄉隱居。人格之對比,立顯高下。 要說兩人的情感穩定,更多的還是李清照一人的豁達與付出在起作用吧! 其實,無論是個人研學治文,甚至就算是趙明誠一度引以為傲的金石考據之學,又豈不都是易安居士的才華更勝一籌! 更令秦剛無法容忍的是,在靖康之恥之後,趙明誠在因國難而蒙受重任,知江寧府兼江東經制副使之時,在面對金兵即將南渡,江寧發生兵叛之時,竟然做出了獨自棄城逃跑的可恥之舉。 世人只知此時李清照所作的那首千古絕句中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悲壯氣度,又何嘗能夠感受得出其中對於自己曾託付一生的丈夫無恥可悲行徑的批判。 趙明誠最終懷著這份恥辱,極不光彩地離開這個世間,卻將更加孤苦無助的李清照拋棄於這戰火叢生、民生塗炭的亂世之中。 李清照再嫁的所託非人、晚年時分的孤苦無助,又怎麼說不是拜這趙明誠的卑怯秉性所賜? 趙明誠,何曾擔得起李清照丈夫這一名分! 此時的秦剛深感:既然他已經來到了這一時代,肩上的重任,除了陪伴著老師秦觀,走過他人生中即將到來的最艱難的一段歲月,幫助他走出“霧失樓臺、月迷津渡”的悲觀與彷徨之外,第二件的頭等大事,就應該是阻止並避免李清照的這段註定不會幸福的婚姻! 哪怕,世間不再聞有“悽悽慘慘慼戚”、“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人比黃花瘦”、“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等等的絕世名句,但那絕對不會是什麼損失。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風流大宋小說全文林二虎未刪減》 第114章 阻止(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