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27章 內閣 (第1/2頁)

麥浪中的守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登基大典結束後,龍城的一切很快便又迴歸到了正軌。 並沒有因為朱君洛登基而耗費太多時間和民力物力。 但即使看起來十分簡易的登基儀式,百姓們卻是非常認可。 家家戶戶都自發地掛起了大明的日月旗幟。 龍城上上下下都洋溢著一種更有活力的氣息。 每一個龍城的百姓都面帶著自信積極的微笑。 在登基儀式前的半個多月裡面,朱君洛和各司官員經過多次大大小小的會議,將接下來的各方面發展框架進行了新的規劃和整理。 首先是政體,朱君洛本來打算實行君主立憲制,但目前看起來不太現實,首先是大家還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另一方面又遭到了幾乎所有人的反對。 所以只能先從內閣首輔制開始,將來再向立憲制發展。 而且從現實角度出發,目前處於百廢待舉的時期,實行立憲制確實困難重重,而且風險也非常大,很容易導致政權分裂。 內閣首輔制雖然後期會演變成文官體系和君權的對抗,但在開疆擴土的時候,還不至於上下離心,尤其是對於現在的龍城來說,忠誠度還是非常高的。 而且朱君洛又是眾望所歸的民選之君,只要不犯低階錯誤,不會被輕易推翻。 在共同的政治目標和綱領下,加上朱君洛的威望,能夠把所有人的力量凝聚成一股繩。 積極的對外擴張政策下,還可以將所有的內部矛盾轉化成外部矛盾。 所以目前內閣首輔制是最好的選擇,也是唯一的選擇。 目前內閣成員採取不記名選舉的方式選出。 由各司司長投票,票數最多者當選首輔。 內閣目前一共六名成員,原民政司司長兼龍城總督李景因威望最高,得票最多,被任命為首輔大臣。 次輔大臣則是財政司徐方泰。 其餘四名內閣成員依次為: 原軍令司司長,現新月城總督張嶽。 原後勤司司長,現林州城總督姚遠。 軍法司司長兼大法官禇華,科技司司長趙弘義。 而在內閣之下,則將原來的各司改稱為部,一共有十二個部門。 分別為:民政部、財政部、國防部、司法部、外交部、教育部、科技部、農業部、工業部、交通部、商務部、監察部。 除了個別部門官員是新任命的外,其它各部官員還按照原部門官員任命。 除了政務方面的十二個部門,還新成立了大都督府。 大都督府下設參謀部,後勤部,軍法部。 其中參謀部負責作戰方案的制定,軍隊的訓練、考核、選拔、演習等。 還負責軍令的傳達,部隊的調動,軍事情報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後勤部負責軍需糧草、輜重、武器裝備、彈藥補給的調配。 軍法部負責對軍隊內部的監督和軍法執行,還有戰俘的關押和審訊也由軍法部負責。 大將軍府由朱君洛總掌,由三名將軍分管三部,分別是驃騎將軍張嶽執掌參謀部。 撫遠將軍李俊執掌軍法部,鷹揚將軍姚遠執掌後勤部。 除此之外,朱君洛又將軍制作了調整,重新對所屬軍隊進行了整編。 首先成立了龍衛軍。 龍衛軍為龍城駐守部隊,主要負責龍城核心要地的軍事安全。 龍衛軍共計三萬人,下設三個近衛部隊,分為天龍衛,蒼龍衛,飛龍衛。 各衛設總兵一人,副將兩名。 天龍衛駐守龍城,負責守衛龍城及近郊防務。 蒼龍衛負責駐守龍城北部邊境。 飛龍衛負責駐守在谷口軍營,除守衛谷內安全外還作為後備機動力量,以應對各種突發狀況。 各衛人數均為一萬人,下轄四個旅和一個工兵團、一個輜重團,一個斥候營,一個醫護營。 每個旅均為兩千人,設旅指揮使一人,副指揮使一人。 工兵團九百人,輜重團六百人,斥候營三百人,醫護營三百人。 每個旅下轄三個步兵營,一個擲彈兵營,一個騎兵營,一個炮兵營,另有一個工兵營,一個輜重營,一個斥候隊,一個醫護隊。 步兵營每營五百人,均為野戰步兵,下設四個步兵連,每連一百二十人。 野戰步兵全部裝備連發火槍,新式連發火槍採用彈倉供彈,彈倉內子彈容量五發。 軍工廠已經將整裝彈藥的生產工藝流程最佳化,現在已經可以大批次地生產整裝彈藥了。 並且研製出了栓動式閉鎖裝置,解決了因後裝彈藥而導致的膛壓過高問題。 因這支新槍是由範思聰主持設計的,朱君洛將這種新槍命名為正規化步槍。 每名野戰步兵除了裝備步槍外,每人攜帶了六十發彈藥。 另外還每人配備了兩枚手榴彈,以及隨槍配備的刺刀。 目前這種新式步槍只裝備了兩個步兵營,其餘生產出來的新槍全部封存,用來優先裝備前線作戰部隊。 擲彈兵營轄三個擲彈兵連,每個連六十人,全部裝備了六枚長柄手榴彈,另外還配備了霰彈槍。 在擲彈兵士兵們的強烈要求下,每個人還背了一把大砍刀。 雖然這樣使得擲彈兵的負重增加了很多。 但是誰讓他們人高馬大又身強力壯呢? 就這些負重對他們來說還嫌不夠,甚至有人提

《龍騰美食城柳州》 第127章 內閣(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