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回 故里蕭鄉 (第1/2頁)
墨傾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顧暘既擒了徐濯埃,跟十幾位義和拳首領後退數里,直到了當初扎的未曾燒燬的寨子裡,暫時安歇。 閻書勤道:“顧兄弟真個是武藝高強!俺們有了顧兄弟,必定無往不勝!” 眾人都齊聲誇讚起來,顧暘靜靜一笑。 高元祥道:“師父,如今咱們卻往何處去?” 趙三多沉吟道:“此番是咱們首次與清軍交鋒,雖是傷亡巨大,也知道他們的厲害了。老夫打算先回威縣老家,把腿傷將養好,再召集百姓,重新起事。” “好。”眾人紛紛應道,“俺們隨師父回鄉去。” 高元祥問顧暘道:“顧兄弟,你可與我們同往麼?” 顧暘搖搖頭,道:“九月二十是顧暘爹孃的忌日,自出山以來,還未曾還鄉。趙前輩,你把傷養好,晚輩也在此時回鄉,待祭了爹孃,再與前輩共赴義舉。” “也好。”趙三多點點頭,接著笑了笑,“只是你還叫我做前輩做甚麼?” 顧暘一愣,頓時有些失措。 “晚輩敬仰趙前輩,便這麼叫了。” 趙三多大笑道:“哈哈,你看他們叫我師父,或是叫我掌門,你也不必叫甚麼前輩啦。” 顧暘昏然道:“趙大哥?” 閻書勤過去拍了一下顧暘後腦勺,笑叱道:“你小子!佔俺們便宜麼?” 顧暘雖是個聰明人,但腦子短路時,可謂比天生的傻子還要傻幾分。此刻他突然收到敬仰的前輩的這般要求,一時算不過來輩分,懵在原地。 郭棟臣看不下去,扯了他一把,低聲說了句什麼。 顧暘霎時如魚得水,便叫了一聲:“趙叔!” “哈哈哈哈!”趙三多大笑,“蘇國南那廝強要認你為兄弟,如今卻成老夫的後輩了。” 顧暘和眾首領聽得,也無不失笑。 閻書勤、郭棟臣去集市上買了湯酒蔬肉,回到寨中,炙烤一番,共飲一醉。酒罷就寢,仍是輪班放風,次日一早,顧暘便辭了諸位首領,回到丘縣城中,付了客棧錢,牽了白馬,向南而去。 約莫行了數日,方抵曹州府地界,又幾日,才到了桃源鎮桃源集村。 顧暘駐馬在村口遙望,但見濁雲鋪天,小路兩旁疏散的枯樹,亂楓零落,滿目蕭瑟。他循著兒時的記憶,撥馬朝舊宅的方向走去,風吹滿路,竟不見一人行蹤。 他想起老屋旁有一條小河,童年時曾跟爹孃在那裡打水漂,跟村裡的小友下河捉魚。 他趴在馬頸上,閉眼細細靜聽,許久,才聽得一兩下咕咕的水聲。他忙拍馬循聲而去,拐了一個彎,果然見到一個低窪之處,他趕上前,低頭一看,卻見那窪底的黃泥皸裂得有如老人乾渴的雙唇,哪裡有半點水。 或許方才本沒有那一聲咕咕,是內心深處的鄉土記憶把他引領了過來吧,顧暘想。 顧暘下了馬,把馬拴在一棵歪脖子樹上,雙手撐地,輕輕滑到那涸窪裡。 他在那裡坐了很久,出了好一回神。 他爬上岸來,側頭望向自家的老屋所在,卻只有一大堆石磚、碎瓦,潦草地撒在地上各處,盡都積了層塵。 他在那周圍走了幾走,見到了許多具瘦小的骨骸,大半多埋在地皮之下,看輪廓像是老鼠、麻雀、壁虎之類的,臭味逼天,就連骨骸也蒙了一襲灰色,只是看著比屋瓦上的灰色,淡了許多。 顧暘不忍再看,轉身解了韁繩,上馬揮鞭,大叫飛奔,繞著整個桃源集村跑了兩圈,沒見到一個人影,徒有寥寥幾點房屋僵蜷在那裡,煙囪嘴只進不出。飛禽走獸的凜凜白骨倒是瞥到不少。 他覓到了當年他藏身的草叢,那裡又長了很多草,蔓延了好幾屋牆角,都泛著淡紅的光。 整個桃源集村便像是一具活死人。 它分明死了,卻展示出那麼鮮活的過去;它分明活著,卻早已死了。 顧暘縱馬出了村子,去鎮上買了把鐵鍁來,到了老屋的遺蹟旁,一鍁一鍁的翻起泥土,向那些石瓦白骨上丟去。 忙了半個時辰,也僅僅蓋上了一角。顧暘擦了擦汗,又接著刨。 “小兄弟,你這是?” 不知何時,忽然聽到耳邊一個蒼老的聲音。 顧暘累得兩眼昏花,趴在鐵鍁杆上,轉頭望去,見是個老漢,布衣草鞋,扛著根鐵鍁。 “我在埋我的爹孃。” 顧暘淡淡地說了一句,又繼續翻土。 “你莫不是瘋傻了?”那老漢道,“這個村子十年之前便已絕戶。” 顧暘聽得他此言,呆了半晌。 “十年之間,都沒人住麼?” “遍地冤魂,誰人敢住!” “……” 那老漢又道:“十年之前,一個叫做毓賢的狗官在此地做知府,三個月殺了兩千人,老夫親眼見他殺害許多無辜,尤以這桃源集村,殺得最多。後來,朝廷為他治盜有功,還加官晉爵,他便不在此地做知府了。可憐,可恨!” 他見顧暘默然不語,片刻竟怔怔地流下淚來,便問道:“小兄弟,你從前是此村中人?” “是,這是我從前的家。十年前,爹孃被那狗官所殺。” “他們的屍首呢?” “我……我找不到。” “……” 老漢的腳步聲在耳邊漸漸遠去了。 顧暘等那淚痕風乾,
《劍如飛刀》 第六十八回 故里蕭鄉(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