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1頁 (第1/2頁)

王不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陳喬玉大方答應:「沒問題!我們農村孩子從小就做飯,完全不在話下。」

當下,齊向東跟陳喬玉交代了一下,明天他去割肉買菜。

陳喬玉說:「蔬菜就不用買了,我這兒有好多呢,就用我這些。」

「行。」齊向東也沒扭捏,他都答應離開的時候把東西都留給陳青楊,吃他們一點兒蔬菜也沒啥。

晚上陳青楊他們回來,聽說齊向東後天要走,果然也都紛紛答應明天晚上好好慶祝一番,加踐行。

老宅裡的五個人頭一次聚到了一起。

周荃說:「我還有個紅燒肉罐頭,一直捨不得吃,齊向東,明天便宜你了!」

齊向東樂了:「放心吧,明天虧不了你!」

一向話少的鐘斯年也說:「明天我帶兔子回來。」

也沒說哪兒來的兔子。

陳喬玉看了他一眼,她覺得八成是鍾斯年在山上逮的。

要說這鐘斯年,取了個好名字,又的的確確是城裡來的知青,但真是一點兒都不像知青。

周荃跟齊向東說話都矜持文明,秀氣大方,就他跟個鋸嘴葫蘆似的,別人說十句,他都能用一個「嗯」回答。

陳青楊見大家都出東西了,連自家姐姐都出了,頓時有些著急,身子往前探,插話:「那我出什麼啊?我能出什麼啊?」

齊向東拍拍他,開玩笑道:「你出張嘴就行了。」

但陳青楊不幹。

他從小就被陳喬玉帶著,並沒有多少身為弟弟的嬌氣,更像是個男子漢。

陳喬玉下地掙工分,他不能,放了學去割豬草、砍柴種菜,磚廠撿磚……什麼能做做什麼。

齊向東他們不跟他計較,但青楊執意要出點兒什麼:「那不然我明天去釣魚撈河蝦吧?」

「不行!」陳喬玉立刻出聲阻止。

張家灣去年就淹死了兩個下河游泳的小孩,她是堅決不允許陳青楊下河的。

陳青楊還想爭取一下,但看著陳喬玉的臉色,百般糾結。

「那跟我一起上山。」

鍾斯年一直不聲不響,此時卻突然開口了。

陳喬玉愣了一下:「能行嗎?」

鍾斯年臉上沒什麼表情:「我缺個人手。」

不等陳喬玉說什麼,陳青楊已經飛快地答應了:「那我就跟鍾大哥一起上山!」

——

第二天,陳喬玉依舊早早起來幹活,但中午太陽大休息的時候,她去了一趟姚太婆家裡。

姚太婆雖然也姓姚,但其實不是姚家村的人,是年紀大了才投奔鄉下侄子來的。

姚太婆出錢在村子末尾靠山的地方,給侄子家修了一座青磚大瓦房,迄今為止都是村裡最氣派的房子。

後來姚太婆的侄子跟後人陸續都過世了,就只剩下她一個人守著青磚大瓦房孤零零地過日子。

村裡人都猜測姚太婆有錢,因為姚太婆的做派看得出來是出身大戶人家的,從來不出門幹活但一直不缺吃穿。

她為什麼搬來鄉下,為什麼沒有家人來找,大家誰也不知道。

村裡有些人會多嘴說是姚太婆克人,性情又孤僻,所以一般也很少去招惹或者靠近她。

但陳喬玉知道姚太婆其實是個很好的人。

有一年過年,她跟青楊不小心打翻了瓦罐煨的雞湯,被陳良跟姚金花打得半死,扔出來罰跪,到晚上都沒能進家門。

那時候陳喬玉是真絕望,一瞬間有過不活了的念頭,帶著陳青楊深一腳淺一腳地冒著大雪往山裡走。

結果路過青磚大瓦房的時候看到了鮮少露面的姚太婆。

一身厚重棉衣的姚太婆拄著柺杖,手底下放著農村常見的瓦罐炭甕,就那麼敞開著青磚大瓦房的大門,坐在門檻上看外面的雪地。

姚太婆梳著光潔的髮髻,滿是皺紋的臉看上去嚴肅又刻薄。

就是這麼嚴肅又刻薄的老太太,喊住了陳喬玉,把他們姐弟帶進家門吃了一頓飽飯。

事後陳喬玉想要感謝,但姚太婆根本不吃這套:「你那仨瓜倆棗就別來我面前顯擺了,自己過你的日子去吧!」

於是陳喬玉只能隔三差五,和青楊幫姚太婆挑水砍柴作為回報。

陳喬玉是來找姚太婆換雞蛋的。

她把細心整理過的蔬菜放下,姚太婆連眼皮都沒抬一下:「拿回去,我不缺這個。」

陳喬玉沒理會,只是從籃子底部翻出來了兩雙

《老宅通現代七零村花的社畜日常無限》 第21頁(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