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章 千古一帝 (第1/1頁)

一隻悄悄勤快的小拖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因為,它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的陵寢。】 【秦始皇兼併六國、安定四海之後,下令全國車同軌、書同文,統一貨幣和度量衡,奠定了一個統一國家的基礎,秦制更是被後世王朝修改沿用。】 【作為中國曆上第一位以皇帝自居君王,他在史冊上的功績永遠無法磨滅。】 不僅僅是帝王將相,只要稍微想要歷史留名的人都不敢置信地聽著天幕對始皇帝的評說。 千古一帝啊! 諸如李世民、劉徹、趙匡胤、朱元璋、朱棣這類君王,皆為炙熱地望向天幕,想要知曉他們的評價。 當然也少不了對於暴秦批判的人士。 可最為高興的,莫過於正在泰山封禪的始皇帝,秦朝的大臣更是齊聲恭賀,唯有之前跪下的兩名儒士痴呆地看向天幕,眼中皆是不可置信。 始皇帝,他何德何能啊? 接下來,林書就告訴他們,到底是何德何能。 【雖然六國遺民皆不接受秦國,但在歷史洪流當中,對於秦始皇滅六國橫掃天下,結束戰國以來諸侯割據混亂局面都是統一的認可。】 林書還嫌在六國貴族心裡扎的刺不夠多。 【說句題外話啊,百姓誰關心上面坐著的人是誰啊,誰能叫他們過好日子就行,戰亂年代確實不符合百姓所願。】 【還有啊,六國被滅所以想要報復秦國甚至是復國的人啊,你以為六國被滅是因為秦朝暴虐啊,那還不是國家沒用,真要有一統天下的機會,難道你們大王還能不願意啊?】 【六國國主不和秦始皇一樣橫掃天下,是因為不想嗎?】 …別罵了,別罵了,此刻還打著光復國家名頭的人,臉已經被抽得啪啪作響。 混跡於黔首之中的張良無聲地看向天幕,嘴角隱隱有絲絲殷紅。 始皇帝眼含讚賞地看向天幕,這後世之人說得不錯。 【第二便是專制集權系統的建立,秦朝郡縣制一直延續貫穿了中國封建王朝,哪怕初期確實有缺點,但秦製為後人奠定的基礎,毋庸置疑。】 李斯聽到此鬆了一口氣,郡縣還是分封,在朝堂之上可是一直都沒有定論,哪怕陛下一直都支援他。 但丞相王綰,長公子可都是不支援他的,李斯雖說會堅持他的政治理念,但陡然聽到可謂是在他手裡打造的秦制被後世接受延續,心中的喜悅不亞於當初被陛下重用,得以施展抱負。 而與之相反的便是旁邊的王綰,眉頭緊皺,哪怕現在聽到天幕的肯定,他還是沒法完全贊同郡縣制的實施。 以後人的眼光看確實郡縣制是正確的,但王綰等人也不都是傻子,此刻秦國還真沒有和郡縣制相配套的律法。 簡單來說,制度是對的,但法律沒跟上步子,這麼搭配起來,有些急功近利了。 作為偏心眼的天幕,自然不會叫秦朝再次走上二世而亡的結局。 短命又迷人的老祖宗啊,二世而亡的結局屬實叫人唏噓。 【但郡縣制並不是完美無缺的,它得保證地方官員對國家的忠心,地方官應該有軍權嗎?六國貴族和官員如何安排不會引起反彈?以及最重要的,如何收攏民心啊?】 劉邦聽到這話差點跳起來罵天幕,你這是偏心眼到沒邊了,看什麼皇陵,這不是在給秦始皇漏題嗎? 劉徹也滿心都是酸酸的,吾也沒錢沒人啊,天幕你倒是管管吾啊,吾也是你的老祖宗啊! 李世民問臣子,“難道我的魅力不夠嗎?天幕如此偏頗始皇帝。” 大臣:…我們也想知道。 不過,陛下你先管理好你的表情,屬實是很沒帝王威嚴啊。 始皇帝沉沉地看著天幕,第二次了,短短時間內,天幕已經提及兩次民心了。 最後一句的語氣都能算的上苦口婆心。 “李斯。” “臣在。”李斯自然也不會錯漏掉重點。 “郡縣制到底如何實施,你再擬一份奏章。” “喏。”李斯拱手行禮,郡縣制可謂是他的政治抱負,他比誰都希望它那能盡善盡美。 大秦的黔首互相看看,“神仙,是在叫陛下對我們好一點嗎?” 他們語氣裡都是不可置信,雖說他們不識字,但聽得出語氣的好壞,尤其是林書說的那麼直白了。 他們望向天幕,眼裡終於帶上了期盼,陛下,會聽神仙的話,對嗎? 他們不貪心,只要日子稍微好過一點就行。 中國古代的百姓,向來都是最容易滿足,最為堅韌的群體,只是貫穿整個歷史,哪怕是所謂的盛世,底層百姓的日子,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第三,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 【大家別覺得這一點無足輕重,就現在還有一些國家沒有做到這一點,要是不統一文字,就說各處的官員上奏章,都還得始皇帝精通七國語言,這是在為難我們始皇大大啊!】 林書還專門調出來一個卡通版的小人,頭頂帶著冕,一身黑紅色,肉嘟嘟的臉做出愁苦的表情,還飄出來幾個字:好煩啊!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祖宗的墳墓》 第3章 千古一帝(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