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0部分 (第1/4頁)

博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洪武十五年(1382年)春,藍玉、沐英等人進攻大理,生擒土司段世。同時,分兵取麗江,破石門關,攻克金齒,於是附近土司相率投降,雲南悉平。

想當初,在元世祖忽必烈最盛時,在這些地方屢遭敗績,大明軍卻能步步為營,屢戰屢勝。

很快,雲南附近的緬國和八百媳婦國(元成宗曾在此大敗)均上表請求內附。

朱元璋設定“大理指揮使司”,派人統兵守之。委任將軍沐英率軍數萬,留鎮滇中。

沐英多次平定雲南“百夷”的造反,最終卒於鎮所,時年四十八,追封黔寧王。以後,沐氏世代鎮雲南,自明仁宗開始,鑄徵南將軍印給沐氏家族,沐氏與明朝同始終。

沐氏在滇日久,威權日盛,聽上去是個王爺,但沐氏諸人活著時,沒有人當過“雲南王”,據此說的都是演義小說。沐氏基本都是明朝“公”爵,只有沐英和其子沐晟死後被追封為王。

狡兔已死狗當烹——胡藍之獄

朱元璋以一平頭百姓出身,無倚無靠,奮起而得天下,古往今來大概只有漢高祖劉邦與他有得一比。其手下儒臣文士,言談話語中,也多以漢高祖來“鼓勵”老朱。

李善長初入幕府,即對朱元璋講:“漢高祖布衣之士,豁達大度,知人善任,五年遂成帝業。朱公你生長濠州,距沛地不遠,如取法漢高祖,天下不足定也!”

有了這種“說法”,老朱要成為“漢高祖”就成為一種心理暗示,步步習劉邦,處處效漢高。

首先是他在金陵建都一事,窮極壯麗,正是效當初蕭何建末央宮之前例。未幾,又遷江南十四萬富戶於中都,也是仿漢高祖時徙齊楚大戶以實關中的事情。還有,就是封建子弟,本來“七國之亂”、“八王之亂”為封建王朝敲起了警鐘,真“封建”之事漸行漸遠,結果老朱在這一點仍舊效仿漢高祖,大封子弟為王,最終種下兒子燕王篡弒之禍。

至於劉邦兔死狗烹誅韓信,殺彭越,老朱也有樣學樣,胡藍之獄弄死四萬多人,可謂青出藍而勝於藍也。

朱皇帝誅殺功臣,並非一般人印象中剛剛建立明朝就大開殺戒。

明朝甫立,天下未定。他屠刀首舉之時,當為洪武十三年開始對宰相胡惟庸的下手,而當時之事,胡惟庸確有謀逆之心,論理該殺,同誅者也不過陳寧等幾個大臣。所謂“胡黨”大獄,則是十年之後的事情,族誅三萬多人。過了三年,朱元璋又興“藍黨之獄”,借誅藍玉之名,族誅一萬五千多人。由此,功臣宿將,芟夷幾盡。

胡惟庸陰險,當殺,藍玉跋扈,也該死,至於株連的數萬人,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老朱借題發揮牽扯上的。他們都比竇娥還冤。而且,誅死的四萬多人,不是後人牽鑿附會瞎添數,當時的官方檔案《昭示奸黨錄》(胡案)、《逆臣錄》(藍案)記載得清清楚楚,所以數字方面沒有一點誇大。

好在歷史是“後人”寫的,藍玉等人並未入《明史》逆臣傳,倒是胡惟庸名列《奸臣傳》第一的位置。

明朝一代,有“丞相”之名的,只有四個人:李善長、徐達、汪廣洋、胡惟庸,但徐達只是掛榮銜,真正理過事的只有三個文臣。

胡惟庸乃定遠人,在至正十五年朱元璋攻和州時即來帳下投附。這樣一個村學究,很快就成為老朱幕府筆桿子。早年,胡惟庸遭遇也一般,最多做到寧國知縣、吉安通判此類的下級官員。由於善斂財,知道買官的門徑,他向當時深受朱元璋信任的李善長獻上黃金二百兩,才能在吳元年進入朝廷當上了太常卿(禮部主事)。

得入京城當官,凡事就好辦多了,機會也日益增多。為了巴結李善長,胡惟庸把侄女嫁給李善長的侄子,兩家成了親家,更增添了家族勢力。

李善長作為朱元璋左右手,定榷鹽、榷茶諸法,開鐵治,定錢法,奏定官制,監修《元史》,規劃明初開國的祭祀、爵賞、封建等一系列政治、經濟制度,居功甚偉,被朱皇帝譽之為“朕之蕭何”,稱為“真宰相”。

由於李善長當權日久,遍引親信於朝,老朱也日漸冷落於他。李善長知道急流勇退,稱病退休。朱元璋念起舊情,還把女兒嫁給他兒子,並在洪武十三年起復他一次,與外甥李文忠一起“總理中書省等軍國大事”。

李善長的丞相位置空出來後,朱元璋曾向劉基詢問繼任人的合適人選。當然,朱皇帝是自己提出人選,要劉基出主意拿捏。老朱首先認為楊憲合適,劉基與楊憲兩人關係相當好,但他秉公直言:“楊憲有宰相之才,無宰相之器。當任宰相之人

《大明朝的歷代帝王》 第1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