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哥哥 “好哥哥。” (第1/2頁)
封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過關山》最快更新 [aishu55.cc]
他當著眾人的面前,毫不忌諱說道:“因為這紙上的內容,和沈大公子所寫幾乎一致,讓兒臣感到前所未有的噁心。”
未料趙或的回答竟是如此,在座各位都很意外,唯有趙淵民沉靜的眼眸深不見底,表面看起來就像一汪靜水,喜怒不形於色,讓旁人察覺不到一絲情緒波動。
沈憑聽見時神色一頓,但很快作出了反應說:“如此一來,竟還沾了燕王殿下的光,讓陛下目睹了微臣的拙見。”
他的一句話,不僅對趙或反將一軍,還讓皇帝的嘴角慢慢上揚。
只見趙淵民朝站著的兩人揮手示意坐下,隨後爽朗笑道:“好一個口齒伶俐,多年未見倒是長進了不少。”
沈憑悄悄鬆了一口氣,待冷靜下來才抬頭看回四周。
皇帝說罷,又見他抬眼梭巡一圈,最後視線落在溫文爾雅的趙抑身上。
察覺到目光的趙抑起身,明白皇帝要他說出自己的見解。
他不疾不徐站起來後,將朝中如今實行的官制弊端一一口述,並舉例近幾年來,有關選拔各級官吏中出現的陋案,認為擊敗外寇、收復前朝重地後的魏朝,更應該把權利高度集中在君主手中,而非世家官僚中。
趙抑從容地敘述,但每一句話都擲地有聲。
沈憑仔細聽著,垂眼時視線落在自己宣紙上方,有一句“為政之要,惟在得人”。
而此言的前半句,是“得賢者昌,失賢者亡”才最為直擊要害,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上半句曾出現在另一人的草稿裡。
他抬起眼簾看向趙或的背影。
集權的改革中,體現最為明顯的一點便是科舉制的創辦,這是沈憑來到這個朝代裡,發現最重要的問題所在。
魏朝為了收復北方要地,在打仗的這數年裡,皇帝趙淵民無暇顧及政治改革,一直在不留餘力地剿滅前朝餘黨以及外寇。
如今天下太平宛如新朝,一旦有人提出政治改革,毫無疑問此人將會獲得眾多的支援。
若是換作皇子,則有極大可能在爭儲中脫穎而出,成為東宮之主。
而今日提出這個改革的人,又正好是二皇子趙抑,也是當今時局裡,清流派極為重視的一人。
沈憑為趙或的錯過略感可惜,顯然這位燕王心有想法,但卻沒有趙抑在時政上的本事。
這一個月以來,他和趙或在學堂中抬頭不見低頭見,雖然沒少冷嘲熱諷對方,但他很清楚自己在內心裡,悄悄推翻了先前對趙或的一些刻板印象。
好比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謠言早已不攻自破。
如今再看他草稿上留下的字,更清楚民間的謠言被傳得有多荒唐。
若非親眼所見,恐怕他都相信了坊間的胡言亂語,認為趙或是個驍勇善戰的蠻王罷了。
果然還是不傳謠不信謠的好啊。
趙抑的發言結束,所有人都以為皇帝會誇讚一番,誰料趙淵民只是頷首後起身,他拍了拍明黃的衣襬後,在眾人的恭送聲中揚袖而去。
此刻無人能揣測皇帝的心思,哪怕是曾經閱遍無數史學的沈憑。
這一刻,他才徹底明白什麼叫深不可測,即使前人在歷史上將皇帝描述得千奇百態,都不如親眼所見所帶來的震撼和壓迫。
翌日,趙淵民破例給凱旋的趙或放假,讓他入宮受賞之後,囑咐他在家待著好生休養幾日。
但趙或如今正值朝氣蓬勃之時,豈是能被困於一方天地,不日後,魏都便傳出燕王在昌盛大街設宴,宴請京城王公貴族的各家子弟前去。
而這其中,唯獨沈憑沒有收到帖子,但沈府妾室所生的兒子倒是收到了請帖。
沈憑不甚在意,他託了趙抑的福,平日裡若有政事處理,便無需前去國子監打卡,還算自由自在。
趙抑將有關開設學堂的事務交給他,併為他在吏部考功司中安排了主事一職,讓他方便在秘書監中出入。
他如今多了一份閒職,自然也對這個朝代多有了解些。
但天天上班的沈憑總歸要勞逸結合,偶爾找些自我消遣的方式,畢竟不能為了一個學堂專案,就把人都給搭進去。
所以他在某天下值後,換了身深藍滾邊圓領的白袍,隨意挽起青絲,逍遙又自在地出了門,順其自然打聽到喝酒的地方。
夜幕降落時,魏都的一條名為百花的長街上燈火輝煌,無數行人遊走其中,鐘鳴鼎食花天酒地,數不
《過關山米湯十三筆趣閣》 第3章 哥哥 “好哥哥。”(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