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2頁)
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感謝姥姥,沒讓我用上這一招。
後記:那時候的人,左右不了自己的命運 二
口述歷史是我八年前開始著手的方向,對《張學良口述歷史》的文字整理和編輯工作也是那時候開始的,如今進行的《1944—1948 我的戰爭》是第二本。從一個大人物跳到一個小
人物,在我心裡,兩部書的分量是相同的。
從秦皇漢武、陳勝吳廣到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中國史的脈絡就是王侯將相的記載史,大人物們在歷史車輪中的作用確實是關鍵的,但是還有句話叫做“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動力”,在我看來,大人物們的作為是歷史事件的結果,作為後人我們有多少次看著那些結果卻不明所以然?答案時常就在小人物們的世界裡,他們有時就是歷史事件的緣由。
《易經》說太極生兩儀,如果兩極世界才是完整世界的話, 中國史看上去就像一部不完整的歷史,缺少了平民史的一極。我曾經用一個比方跟朋友解釋為什麼要做這樣一部書:假如有本書是項羽的一個士兵寫的,描述了鴻門宴、火燒阿房宮、垓下之戰,記錄了秦末底層百姓的生存實況,你想不想看?假如唐王朝的那個賣炭翁留下一部《我的賣炭生涯》,讓你知道當年在市井之徒的口中對盛唐衰落的緣由是怎麼認為的,你有沒有興趣?
平民史的力量,一部《馬可波羅遊記》已經給出了答案。
後記:那時候的人,左右不了自己的命運 三
回到本書,從1944—1948,姥爺的戰爭共是兩場戰爭,之所以把戰爭這樣的大詞兒放在一個小人物頭上,是那個時代的人,自己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個人命運,已經與國家走向綁在了同一駕戰車上,由不得你了。姥爺的背後,站著他當年的同學,再後面,是十萬從軍青年,再後面呢?是一代人的命運。
但就是這樣一個小人物的命運敘述,卻可以讓原本不甚真切的一些歷史景觀忽然清澈見底:
很多人對當年四萬萬中國人被日本人凌辱至今心有不甘, 但究竟為什麼那時的我們就那麼不禁打?為什麼日軍一個師團就可以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衝直撞?現在這位老兵告訴你:戰場上士兵打完槍,子彈殼自己還得撿回來再上交;軍隊計程車兵只發半床被,睡覺時要用皮帶把腳裹綁上。在國家與國家的對抗中,一方的軍隊困難到如此地步,捱打一點都不奇怪,再多四萬萬也沒用。
關於全民族抗戰熱潮的資料非常多了,但這些資料大多出自大人物,不僅宏觀,且難免令人擔心是否有粉飾,請諒解我用了這樣一個詞,局外人懷疑真相是與生俱來的,這也更加說明再現歷史的必要性。現在這位當年的下士學生坐在你面前說:
國家到了危險時候,最緊要的關頭,我就跟你拼死。最後你攻上來,我拉手榴彈和你一塊兒完蛋,就是這種民族精神,為了不當亡國奴,為了勝利,才幹出這個事,很多部隊都有這樣的例子。
關於國民黨抗戰,恐怕是這一年姥爺聽到的最好的訊息,訊息是我女兒帶來的。那天伯魚第一次到姥爺家聽我們聊天,聊到中途,我忽然想起來就問她,你們現在的課本是怎麼講的? 魚說,共產黨堅持敵後戰場,國民黨堅持正面戰場。那一刻,我看見坐著的姥爺忽然半立起來,上半身朝著伯魚伸到飯桌的中央,又驚又喜的眼睛亮出閃光,就說了三個字:真的呀?
這句話,我想他等了剛好六十年。
分析國民黨內戰失敗原因的史料無數,姥爺說:陶鑄、徐向前、陳賡、左權、*這些高階軍官都是黃埔的,為什麼八路的黃埔生就能打?為什麼國民黨的黃埔生就不能打?老實說,
我採訪到夏天時還是對此很迷惑,僅僅一個二十二師,在東北就有三次戰鬥是以一個團對抗解放軍一個師甚至一個軍的兵力,三次均佔上風,國民黨在東北共佈置了幾十萬部隊,這樣強大的戰鬥力為何僅僅兩年半就被對手秋風掃落葉般給收拾了?但是當綿綿而來的事例都指向了*這兩個字時,再一次清澈見底,一句話,*的力量是無窮的,國民黨失掉了民心。
那時的民心就是要吃飽飯,回顧我們的五千年史,改朝換代、風起雲湧,真的就沒跑出一部吃飯史。
許多史料講國民黨士兵厭戰,但是對為什麼厭戰?厭戰的表現如何?厭戰的殺傷力到底有多大?缺少具象認識。正如汶川地震,當現場的電視畫面、圖片紀錄、切近到個人生死的新聞描述一一展現眼前時,這種感染力立即動員起了全民族的愛心。
為什麼厭戰?因為國民黨底
《我的戰爭是哪場戰役》 第13部分(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