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大實話 (第1/2頁)
紅色水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臺下的反應熱烈,幾乎都快趕上前面的“叫小番”了。
第三次返場結束。
大段加返場,都拿基本的《報菜名》做文章,不得不說,樣式非常新奇,而且……幹得漂亮。
滿堂喝彩聲中,三人鞠躬下臺。
人轉身,臉剛一避開觀眾,前面的郭德剛便問道:“師叔,幾個?”
他沒有回頭,胡炎也沒有抬頭。
“三十五個。”
郭德剛腳步一頓,這才微微扭頭往後一掃,胡炎直接看到了他臉上的笑容。
同時自己的肩膀,也被人從後面輕拍兩下。
一笑一拍,倆人態度表露無疑。
在場數千人,沒有誰比他們,更明白這數字所代表的門道。
貫口活,屬於傳統相聲中的一個大類。
曲目眾多,特點也非常明顯……死綱死口。
你想要把貫口活使得溜,方法又笨又簡單。
第一,把詞兒背熟。
有多熟背多熟,顛來倒去,越熟越好,永無止境。
第二,把氣口找準。
一呼一吸之間,得吐完多少個字,必須提前掐算好。
找到自己的節奏後,剩下的就是一個字:練。
把這節奏刻進自己的潛意識裡,半夜突然一睜眼,沒睡醒你都得知道在哪換氣。
那甭管臺下坐著誰,你上臺張嘴便來,活兒利索,觀眾聽得也舒服。
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說的就是這種。
所以每個演員使貫口,墊話可以不同,但正活,指定版版相同。
因為臨時多一個字,都有可能打亂自己的節奏,誰敢亂來?
可胡炎敢。
不但往裡塞“爆三樣兒”,而且一塞就是三十五個。
整整一百四十個字呀!
折騰完之後,效果還得保證不打折扣。
這裡面的難度,儘管想去吧,估計用腳趾頭都想像不到。
當然,如果僅僅如此,也就罷了。
最讓郭德剛和於慊滿意的是,爆三樣兒,其實就是小師叔剛吃完的那份晚飯,連飯盒子都還沒扔掉。
所以不用多想,這肯定也是他靈機一動的主意。
瞧見什麼,便加什麼。
如果他吃的是拍黃瓜,可能“爆三樣兒”就變成了“刀拍前男友”。
可準備時間呢?
從吃飯到上臺,前後不過一個多小時,甚至更短。
但就這麼會兒工夫,他愣全給歸置完了。
基本功的紮實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鬼才!
郭德剛由衷的送上倆個字評價。
雖然他自己有意識的練一練,也能達到這效果,但光這個主意,便不是一般人能琢磨出來的。
太機靈了!
不時,郭德剛腦海裡飄過自己徒弟孔芸龍的身影。
因為他也以貫口見長,甚至年紀都相仿,在小輩中號稱“貫口小王子”。
兩者一對比,唉,算了,懶得說。
啥也不是!
郭德剛越琢磨越有味,心中歡喜。
這是寶兒!
外有輩分幫忙照拂,內有手藝可以鎮場,人還年輕,簡直是可遇不可求的人才!
三人相跟,臨登門口,主持人一攔,轉身開始第四次返場。
不過,這次折回來的,不止他們,還有後臺所有的參演演員。
瞧著這架勢,老觀眾便知道,今晚的演出到頭了。
眾人橫站一排,擁著最前面的郭德剛和於慊,如眾星捧月。
風頭該出時得出,該收時也得懂的收。
胡炎很自然的縮在了人後,靜靜地聽郭德剛唱《大實話》……殘本。
“說天親,天可不算親,天有日月和星辰。
日月穿梭催人老,帶走世上多少的人。
說地親,地也不算親,地長萬物似黃金。
爭名奪利有多少載,看罷新墳看舊墳。
……”
好詞,好曲,好嗓音,好感情。
胡炎搖頭晃惱,聽得有滋有味。
《大實話》,是由德芸社三大創始人之一,張紋順張老先生生前創作的小曲兒。
老頭兒一生的經歷很有意思。
他原是燕京大柵欄金店張家的少爺,算得上是大
《德雲小師爺 紅色水牛》 第十六章 大實話(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