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11章 鍘刀 (第1/3頁)

老白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七月一日時,匪首馬嬤嬤與蔡春、章大個子、章二個子,張有情、張有義等眾積匪骨幹頭目押送到邳州。

整個邳州城轟動,百姓人山人海,只是圍觀這些被押解來的惡賊劇盜們。

“李家莊慘案”訊息早傳得街知巷聞,多少年來,邳州城百姓也深受匪盜之苦,此時見眾劇盜被擒,人人無不拍手稱快。他們也強烈希望,將這些惡賊們全部千刀萬剮。

對一干積匪頭目,還有趙高堂父子處置等,楊河移交給了州衙方面處理。

這些人需明正典刑,公告天下,這就需要知州蘇成『性』出面。巡捕局也不可能將所有司法權力都抓走,很多民事,經濟方面的糾紛,還是必須移交給州衙。

知州蘇成『性』也非常樂於接收處置這些惡賊劇盜頭目。

“李家莊”一役,邳州積匪一掃而空,州境內外,前所未有的清明,這都是受上官與地方士紳肯定的事。加上之前一系列運籌帷幄,剿滅流賊的功勞,他致仕後獲得四品的官位待遇已不是問題。

他雷厲風行審理,不論趙高堂等人以前在邳州多麼的顯赫,現在他們早成死老虎,蘇知州痛打落水狗。他們罪行累累,鐵證如山,也沒有免罪的理由,生員的身份更不值一提。

大明又對叛逆匪盜素為嚴厲,匪盜處置非與普通民事同,很快蘇知州審理出來:

積匪馬妙儀、趙高堂、趙還祿、章其蘊、章其猷、蔡春、張有情、張有義、郭一躍、楊自勸、龔尚賓等十七名匪首劇盜,附逆有跡者被判“立決”之刑,擬合凌遲處死。

上報刑部後,核定下來,邳州地方證據充分,審理無誤,維持原判,就在本年秋後,積匪馬妙儀等十七人全部被剮於市。特別馬嬤嬤祖孫父子三人同剮,這個罪惡滔天的積匪家族,終於得到應有的懲罰。

此戰楊大人還捕獲從匪甚多,但對他們的處置,蘇知州上報得很含糊。此時大明現狀,對首惡很嚴厲,對從犯又很寬容,還有一系列的輿論,安置等現實問題。

便如正月李青山被擒時,以太監劉元斌,總兵劉澤清的權威,都只敢上疏說“……不敢根株支蔓,惟條奏首惡……”事後崇禎皇帝也下旨,青山餘部皆撫之,令各歸本土,務農耕作,還發帑銀二萬以賑之。

這種情況下,難道蘇知州上奏說:“我邳州有練總楊河,捕獲的匪賊『亂』民皆殺之?”

這個輿論壓力他就承受不了,因此含糊過去。

但蘇知州歸蘇知州,對匪盜的處理,楊河自己進行。

他早就決定,要剷除邳州境內的匪徒土壤,那些捕獲的匪徒,抓獲的積匪眷屬,抓獲的土匪眷屬都不能放過。

馬嬤嬤等人明正典刑,凌遲處死,這些有罪的匪眷匪徒又豈能不死?

他們雖是從匪,又比那些積匪頭目好到那去?

那些土匪們的家屬,豈又不知自家男人在做什麼?她們心安理得享受染血的好處,甚至自己就在助桀為虐。享受好處同時,就必須承受罪孽!

這些人,全部都要處決!

依楊河早前的決定,積匪家族,不論男女,十五歲到八十九歲全部處死,餘者押到苦役營去。

普通的土匪家屬,有罪者,不論男女,十五歲到八十九歲者全部處死,餘者押到苦役營去。

以後仍保持高壓態勢,每村每戶的掃,一直將邳州土匪全部殺光為止!

……

七月六日,羊山大堤附近。

萬曆中,總河潘季馴於羊山、龜山相接處築數十里長堤,以防大河泛溢。此時這條數十里的橫堤上面,早人山人海,特別靠近官道的位置兩邊,更黑壓壓擠滿了人。

州城百姓,傾城出動,四郊居民,如『潮』雲集,他們彙集了多少萬人,只是觀看練總楊大人處決鍘殺那些滅絕人『性』的土匪們。

知州蘇成『性』還在審理各積匪頭目,但楊河對捕獲匪賊的處決已經開始。

“楊莊寺”之戰,楊大臣等人俘獲土匪們約有三百多,他們有些人不算頭目,夠不上匪首的稱呼,但同樣惡貫滿盈,罪惡滔天。

如這些人攻入李家莊,就使用極殘酷的手段殺害村民,殘害『婦』女嬰兒等,種種罪行,罄竹難書。這些惡匪與眾骨幹一起,楊河全部判處他們腰斬之刑,使用鍘刀鍘下。

這些人約有二百多人,皆盡腰斬,餘下一百多土匪,全部用鍘刀鍘頭。

白幡如林,向陽的坡地上,密密的靈牌擺放,靈前有各香火供品等。

《續南明改名》 第311章 鍘刀(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