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五章 與仁達巷 (第1/2頁)
何時飛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呂行川、車朗、周致、范進、魏好古、馮茂和邱浩嵐七個人在呂家的書房坐定,那丁姓老僕早已沏好了香茗,七個人饒有興致的品著香茗,便高談闊論起來。
呂行川的老爹呂秋生因為參與管理了周致他們弄出來的那個“八君子義倉”,此時的精神健旺了很多,再也沒有了什麼高血壓,心臟病之類的『毛』病。這些陣子他幾乎每日一大早便去了義倉,乃至於周致來了,都未曾見上一面。不過他在臨出門時早就有過叮囑,要呂家好好準備一頓豐盛午餐,招待兒子呂行川的幾位朋友。尤其是周致,呂秋生託丁姓老僕還給他問好。
當初的“八君子義倉”,除了現在的七個人,還有岳家的嶽書震。嶽書震一直在家中苦讀總結,他倒是沒有注意到文會今日會聚首。
此時的老范進精神煥發,雙眼發亮,笑道,“我等兄弟幾人多日不見,都是各自求學,想來這些時日都有了一個進步。我等先不談論各自的讀書所得,不若就讓老夫先行出一個題目,我等作文。到了午時,想來文章也就寫出來了,我等再互相拜讀,品評,也便分出了高下。”
周致一直很納悶,像老范進都五十多歲了,精力如何還這般旺盛?真是老當益壯啊。
周致微微眯起星目,並不話。
在周致想來,這樣也好,大家共同做一樣的題目,那高下也就分出來了,各人這些的進步也就呈現出來了。
當然了,這次作文並不是要比出個一二來,而是給大家提供一個互相切磋學習的機會。
車朗也十分贊同,不過車朗畢竟沉穩,也和周致一樣,並不言語,只是面帶微笑而已。
馮茂第一個響應,邱浩嵐也跟著打趣道,“是呀,範兄這個提議好,就是應該寫出文章來,大家互相切磋。”
“呵呵,周致賢弟在京城國子監讀書,還做了太子伴讀,跟著的先生也都是才高八斗之人,我等確實應該見識見識周致賢弟的文采了!”呂行川正『色』道。
呂行川的目光投注在周致身上,顯然他是代表了在場所有饒心思。是大家互相品評切磋,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周致才是他們學習的物件。畢竟他們這些人是在各地的書院讀書,但和京城的大儒名家比起來,還是相去甚遠的。
周致微微一笑,道,“承蒙各位哥哥看得起,周致也並不謙虛,那就請範兄出題吧!”
周致出來的話聽起來有些傲氣,其實這也反映出周致的一種自信。在京城國子監讀書,幾乎把彝倫堂裡面的書全部讀完了,又是得到了不少大儒的指教,尤其是李東陽的教誨,讓周致更是心思清朗,頭腦也甚是豁達了不少。
在國子監,周致的文章沒有對手了。就是那號稱明年的狀元莫屬的柳開先也只能自嘆不如。至於後來去的楊慎,楊慎雖很有才學,但他現在和周致比起來,還相差很多。
一句話,周致此時這樣是有資本的。
聽起來好像是狂妄之語,但實際上卻是事實。
眾人聽周致這樣話,不禁面面相覷。是呀,周致以前可不是這個樣子,謙虛謹慎,從不張揚,可今日卻如何這樣話了?難道周致的『性』格只是這半年的光景就發生了很大變化?
可大家轉念一想,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周致的『性』情是不會變化的。這正是周致的自信,看來周致在國子監是有了飛躍的進步啊!
這樣一想,大家就不禁同時朝周致投過來敬畏的目光,周致卻是神『色』如常,笑道,“眾位哥哥不要看我,範兄,請快快出題吧!”
這裡范進年齡最長,而且又范進其實一直很公正的。由他來出題,其實是再合適不過了。
范進眉頭微微擰起,思忖片刻,便抓筆在手,在紙上寫下了題目:與仁達巷。
單單從字面上去理解,這四個字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甚至可以狗屁不通。但在場的幾人都經歷了書院的學習,雖四書五經之類的早已熟識在胸,幾人便相繼點點頭。
這個題目絕對可以是個怪題了。
可是現在的科考怪題出現的比率也是不的。
眾人都知曉,在《論語;子罕第九》中開頭寫道:子罕言,利與命,與仁·下面則是緊接著另一章是“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
范進就是把前面的最後兩個字和後面的第一、二個字連在一起,便構成了這個題目。
從這題目來看,范進的才學應該有了諸多進步。要知道,出題更是考驗饒水平,范進能出出這樣的題目,足見范進對四書五
《寒門棟樑章節目錄》 第四四五章 與仁達巷(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