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七十八章 登高望遠 (第1/2頁)

枯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世間萬般,緣份最妙。

能讓黃小昆跨越代溝喜歡的人很少,趙一之無疑是最受歡迎的一個。

每當趙一之來到黃家的時候,黃小昆都追在他屁股後面,大伯大伯的喊著,比親人更親。

對於侄子,趙一之也不藏私,當黃小昆有疑惑的時候,他總是知無不言地解惑著。

兩人亦時常在一起切磋象棋,趙一之推斷力驚人,和黃小昆對弈,時常讓車馬炮三人,亦能殺得黃小昆抱著逃竄。

雖然人小,黃小昆卻自有傲氣,從不悔棋,每逢絕境總是棄子認輸。

趙一之有時候拿黃小昆尋開心,會推他的空心磨,不斷將軍戲耍黃小昆。

發現大伯的陰謀詭計之後,黃小昆只要求生無望,就不給趙一之這樣的機會,直接提前認輸,倒也鍛煉出黃小昆的推斷能力,可以推測兩步以後的變數,用以尋求最佳落子步驟。

當然,和下棋相比,黃小昆更喜歡和趙一之一起去大山裡轉。

自從當了赤腳醫生,學了一點醫術,趙一之每次來下聯合,都會去大巖山上尋藥。

用他的話來講,這大山就是一個寶藏,除了尋常人們喜歡的木材、果樹之外,更有很多植物是上好的藥材,可以用來治病救人。

不過,趙一之的醫術並不如棋術高明,他只知道照本宣科,能治一些小病,對於大病卻是束手無策。

亦或太過於年輕,人們總不能把他和醫術高明的老中醫形象掛勾,所以相信他醫術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是故,沒有醫院要他。

好在,國家放開經濟,他可以自已採藥製藥,農閒之餘,每逢趕集時在街上擺地攤幫人看病。

今年趙一之來上墳是在初三這天,見了梁小鵬夫婦少不得寒喧一翻,然後便邀請梁小鵬去山上轉轉。

梁小鵬已經很多年沒有在老家的大山上轉過了,聽了他的提議,欣然同意。

黃小昆按慣例跟著他們,三人就向大巖奔去。

梁花追著他們的身影叮囑小心,又讓他們早點回來吃飯。

歐陽宛如抱著兒子,笑道:“你管他們的,餓了總曉得回來。”

梁花道:“他昌逸大伯我倒不擔心,我怕大哥長久沒有走過這種路了,萬一把腳扭到摔著了。”

歐陽宛如道:“哎喲,才好大年紀的人,這點小坡就把他扭到了,我們每週都要去黔靈山爬山,沒得事的,你就放心吧。”

黃昌文從屋裡出來道:“我一天走萬十回都沒事,還要挑糞上去,你就是瞎操心。”

梁花白了他一眼道:“我就是窮操心的命。”

歐陽宛如淡然一笑:“女人的命都是一樣,不像他們男子家大大咧咧的。”

梁花瞧著黃昌文無事,轉念又道:“你一天在家裡待著,就跟他們一起去坡上走走吧。”

黃昌文道:“我去做什麼?我又不採藥,天天在上面跑,又不是沒去過。”

梁花道:“你是去過了,哥他沒有去過啊,大嫂們還天天爬黔靈山,你去貴陽的時候他們不也陪你去了,你就去陪陪哥們又怎麼了?一天吃了飯就躺起坐起,快點去運動一下。”

黃昌文說不過樑花,更不能和他爭辯,從屋簷下拿了一把柴刀,說道:“要得,我這就去,你少說兩句。”

梁花道:“你去就去,拿個刀幹什麼?”

黃昌文道:“我也不能白去啊,我拿個背篼,一會看能不能撿點柴回來。”

黃昌文背起背篼,大步追了出去,在山腳跟上了他們的腳步。

趙一之道:“你不是說不來嗎?怎麼又來了?”

黃昌文道:“閒著也是無聊,上坡撿點柴,也給大哥介紹一下大巖的風光。”

梁小鵬道:“好好,爬山就要人多,你追我趕路在腳下才平坦,我剛聽昌逸說這山上有個廟?”

“是有這麼一個建築,據說是清朝時候建的,但六幾年的時候已經銷燬了。”黃昌文介紹道。

梁小鵬道:“一會我們去看看,你小時候應該看到過吧?還有沒有印象是個什麼樣子,說來聽聽。”

黃昌文道:“也沒啥印象,聽老人們說起,就是一個四四方方,前後三進的石頭房子,現在還能看到的就一處,以前倒有不少人上香。”

梁小鵬道:“聽說供的是降龍羅漢?”

黃昌文道:“對,傳聞降龍羅漢能治水患,估計以前馬渡河鬧過大的水患,人們就修了廟,但這都是封建迷信,要

《常文霞》 第七十八章 登高望遠(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