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六十一章 荀攸歸順 (第1/2頁)

漢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知公子為何有此自信,能夠成為攸的明主?”荀攸哈哈一笑,倒也沒有介意劉和的狂妄,而是饒有興趣的問道。

“唉,首先說句不該說的話,如今豪傑並起,群雄割據,諸侯嚐到了權力的好處,就算高祖再生,也難令他們立刻歸服,甚至可以這麼說,我大漢已經名存實亡,天下大亂,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兼併,之後才會有漸趨統一的趨勢,而且和認為從分裂到統一的時間還不會太短,短則需要個十幾二十年,如果長的,可能需要七八十年乃至上百年,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盡力發展自身的實力,因為在這亂世,只有實力才是保住自身的最重要條件,在自身實力壯大的基礎上,我們再以正義之師,征討那些殘暴刻薄的勢力,一方面宣揚仁義,讓百姓在戰火之下有一方生存的空間,而另一方面,也是我們實力進一步擴張的基礎。”

劉和說到這裡,頓了頓之後又繼續說道:“和出身漢室,又負有皇命,以正誅逆,弔民伐罪,同時自己又求才若渴,知人善任,麾下有穎川人郭嘉郭奉孝、穎川人陳群陳文長,以及臨淮人魯肅魯子敬、淮南人劉曄劉子揚、汝南人呂範呂子衡等人為謀主,又以周倉、李通、廖化、陳到、魏延、甘寧等勇猛之士為將,相信定然能夠在短期內聚集起一支可戰之兵,到了那時,和率軍勤王,擊敗李傕、郭汜逆賊,擁立天子,到時候奉天子以令不臣,豈不是獲得了極大的政治優勢?和以此為基礎,再拿下幷州,拓展關中,這樣便能夠把關中、幷州和幽州連為一體,我以此為根基,進則窺視中原、河北,退則固守西、北邊陲,何愁大業不成?”

“原來連郭奉孝都投奔到了公子門下,此人目光刁鑽毒辣,既然肯相投,公子必然不凡,方才攸聽公子這麼一說,便知道公子定然是一個擁有極高戰略眼光之人,也知道公子的戰略極為可行,不過攸這裡卻有一些建議,不知道公子願不願意聽一聽?”

“呵呵,先生若肯指教,和自然高興之至,哪裡還有拒絕的道理?”劉和說完之後連忙站起身來,對著荀攸恭敬地行了一個稽首禮,表示自己真心請教,這才又跪坐在榻上。

荀攸的眼光頓時閃過一絲的異色,點了點頭,然後說道:“其實公子目前所做的,最主要的就是要獲得一種救駕的榮耀就行,根本沒有必要一定要救出陛下,首先來說,李傕郭汜的力量實在強大,公子想要完全擊敗並救出陛下,根本就沒那麼容易,就算真的能夠勉強做到,估計公子麾下的軍士就要損失慘重,到時候就算迎立了陛下,也一定會被曹操、袁紹那些梟雄們所搶走,到了那時,公子可就什麼都沒有了,更何況,曹操袁紹等人需要迎立天子已獲得大義的名分,而公子卻並不怎麼需要,因為公子本身就是大漢宗室,令尊當初又有力拒袁紹尊其為帝的美行,公子只需以大漢宗室的名義相號召,就足以與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行為相抗衡了,而擁立天子還有一項不利之處,那就是,天子雖然是你的護符,卻也綁架了你的道德,讓你就算有再強的實力,也只能選擇做周文王,當然,如果公子只願意做周公,功成身退,那就當攸白說……”

“嗯?這位荀公達說得十分在理呀,”劉和聽了這話,不由暗暗想道:“我身為大漢宗親,沒有必要再帶上一個累贅皇帝,否則的話自己以後真的不好拋開皇帝自己繼位,甚至不用說別的,哪怕皇帝在我這裡正常病死,也一定會有人說我居心叵測,想要取而代之,而做功成身退的周公,等平定天下後自己悄然退出,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我是傻子,所以,這樣說來,我真的沒有必要採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策略,只不過郭軍師的智力還在荀攸之上,怎麼就沒有向我提到這一點呢?難道是以他的智力還想不到這一點?可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現在的郭奉孝可是智力99了,妥妥的目前天下第一人……”

至於郭嘉的忠誠他倒沒有絲毫的擔心,畢竟自己可是掌握著郭嘉對自己的忠誠度的,再加上他也相信郭嘉的人品,絕不可能出現忠誠的問題。

無奈之下劉和只好請教荀攸,想要聽一聽這位智者是怎樣分析的。

卻見荀攸思索片刻,然後說道:“這或許是郭奉孝對公子不夠忠誠,所以……”

“公達先生這句話和很不愛聽,因為和從來就不相信奉孝會存在不忠誠的問題,公達先生雖是智者,如果想要以此挑撥的話,那就請恕和看錯了人,告辭。”

“說完之後,劉和站起身來,就要離去。

卻見荀攸連忙也站起身來,對著劉和肅然說道:“攸為方才的戲謔之言道歉,可以看出來,

《三國之將星系統百度》 第六十一章 荀攸歸順(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