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密摺之一 (第1/2頁)
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接下來的幾天,朝局表面上平靜無波,而實際上則是波濤洶湧。不過那都是臣子們的事情了。
這段日子,算是朱大明來到這個世界上後過得最為舒心的一段時光了。最關鍵的人事佈局已經基本完成,雖然還有一些後來顯示出高度忠誠和驚人才乾的官員,沒有被安排到關鍵的位置上去,但閣臣與六部尚書這個層面已經稱得上人才濟濟了。這是朱大明能夠放鬆下來的重要原因。
另外,閹黨案也已經審定,名單上那些之前沒有被抓捕的閹黨分子,這些天內也都紛紛被捕下獄,不管你以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內閣首輔,還是世襲罔替、不可一世的勳貴武臣,在如今的錦衣衛和東廠面前,全都狗屁不是。該抓捕的一個也逃不掉,該抄家的一家也免不了。南北兩個鎮撫司的詔獄,都是為之爆滿。
但是對此,朝野上下並沒有多大的質疑聲,畢竟這些人黨附魏逆的惡名早已有之,士民百姓更多的是拍手稱快,一點沒有物傷其類的擔憂。
當然了,這期間朱大明也不是完全閒著,作為一個想要有所作為的皇帝,這也是不可能的。
這幾天裡,朱大明又收到了幾份密摺,其中有一道是鹿善繼的,涉及的當然是山東和兩淮鹽務。起因是兩淮鹽運使這個天底下最大的肥缺,因為交結魏忠賢、李永貞而被認定為閹黨分子,被駱養性遣人抓進南鎮撫司獄中,正在山東鹽運司衙門大開殺戒的鹿善繼聞訊,果斷留下王則古和半數錦衣衛人馬,為查處山東鹽運司收尾,自己則帶著孫鈐等人火速南下,趕赴位於揚州的兩淮鹽運司衙門。
兩淮鹽運使是天下所有鹽運使中的大戶,海鹽的產量佔到所有鹽運司海鹽產量的六成,所以能不能拿下兩淮鹽運司,直接關係到鹿善繼負責的鹽務整頓能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如今兩淮鹽運使被判定為閹黨,幫了鹿善繼一個大忙,不必再辛辛苦苦去找證據了。臨行前,鹿善繼給皇帝上了第二道密摺。
鹿善繼現在是“兇名”在外,至少是傳遍了沿海的各大鹽場,特別是在一些鹽官和鹽商的眼中,鹿善繼就是皇帝放出來的一條惡犬,專門攀咬他們這些與鹽務有關的人。
山東鹽運司衙門的一眾官員就是這麼想的,自從得知鹿善繼將長蘆鹽運使司的多數官員都殺頭抄家,這些人便開始惶惶不可終日。山東鹽運司的治所在濟南,但是分司遍及沿海和運河兩邊。
鹿善繼一到濟南,山東鹽運使就很不開眼地想要重金賄賂鹿善繼,希望鹿善繼網開一面,放他一馬,結果直接被鹿善繼拿下,投入獄中,然後公開向鹽運司下轄分司及各鹽場蒐集罪證。
那些被鹽運司衙門勾結大鹽商,欺壓多年的鹽場灶戶和中小鹽商們,當然是紛紛舉報,結果不僅是鹽運司衙門運使以下的官員們倒了大黴,連帶著山東各地的大鹽商們也倒了大黴。
其中也有比較棘手的一位,那就是封地在山東濟南的德王朱常潔。因為涉及到宗室,有些事情就不好辦了。鹿善繼可以抓鹽運司上至鹽運使,下到鹽場稅吏,包括哪些在朝中關係錯綜複雜的大鹽商,他都可以說抓就抓,甚至也可以拿尚方劍殺了。但是對鹿善繼來說,宗室親王還是個禁區,辦不辦、怎麼辦是必須要向皇帝報告請示的。
在密摺中,鹿善繼上報了德王涉嫌私開鹽場、大販私鹽等情況,同時建議王則古暫時接掌山東鹽運使司,繼續查辦和抄沒犯事鹽官和鹽商的家產,同時在山東沿海參照長蘆鹽運司做法,重新推行開中法等鹽政新規,廢鍋灶,開鹽田,改煮鹽為曬鹽。同時,上報說兩淮鹽運使已經被南鎮撫司抓捕下獄,自己需要趕緊南下揚州,整頓兩淮鹽務,為皇帝再立新功等等。
朱大明當然完全照準,授權鹿善繼便宜行事,並命令錦衣衛北鎮撫司的主官王國興親自帶領精幹人馬,趕赴濟南,會同王則古調查德王案。
朱大明把鹿善繼的密摺轉給內閣,只有李國鐠一個首輔在位的內閣,很快會同吏部做出了任命,就由王則古接任山東鹽運使的職務。說起來複雜,其實挺簡單,朱大明不過是在鹿善繼的密摺上寫下一行御批,然後讓司禮監轉給內閣而已。然而一行御批雖然字數不多,也花費不了朱大明多少時間和精力,但卻決定了許多人的命運。
對鹿善繼的做法,朱大明很是欣賞。朱大明整頓鹽務,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為了籌措邊鎮的錢糧軍餉,對此鹿善繼把握的非常準確,清理長蘆鹽運司,不僅抄了貪官的家產和鹽運司衙門的小金庫存銀,而且抄了幾個北地鹽商的家產,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為皇帝的內庫運回了近五百萬兩的銀子,正好補上了補
《日月當空照中華木速蠻》 第六十章 密摺之一(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