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二九章 福兮德兮 (第1/2頁)

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於東江鎮老將王輔的表現,崇禎皇帝也是非常滿意。不得不說,他此前真的是有些低估了這個老將的手腕和魄力。

想當年,王化貞這個好高騖遠的書呆子巡撫遼東,與經略熊廷弼爭權,最終雖然成功搞走了熊廷弼,但是自己也沒得著什麼好,面對建虜的進攻,不僅損兵折將,而且丟掉了前線的大量城池堡壘,致使遼事徹底敗壞。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卻也無意間幹了一件頗有見識的好事,那就是從軍中招募選取了一批精銳敢戰之士,由毛文龍帶領,深入建虜敵後,開展牽制作戰,正是這批人發展壯大,最後成了東江鎮。

毛文龍帶領的這批人,當時只有一百八九十個人,就這麼不足二百人的隊伍,居然把建虜的後方,給攪了個天翻地覆。

而當時的毛文龍還是一個遊擊,王輔作為自願跟隨前往的明軍把總之一,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可想而知。

後來隨著遼東戰事的日益激烈,東江鎮的作用也是越來越大,朝廷對東江鎮的封賞自然也是越來越厚重,而當年禮賢下士、豪爽仗義的毛遊擊,已經成了如今專橫跋扈、目中無人的東江鎮總兵毛大帥。

王輔作為親眼看著毛文龍起家的老夥計,心裡也不可能沒有意見,然而朝廷只知道東江鎮的毛大帥,根本不知道他們這些當年一起冒死深入敵後的老將們。

他們就是有意見,也不敢表露出來,畢竟他們的升遷任職,朝廷從不過問,從來都是毛大帥一言而決。

但即便是如此,隨著不斷的飛黃騰達,越來越剛愎自用的毛大帥,對當年跟隨自己深入敵後征戰的老夥計們,卻也是日益不滿。

因為這些人太清楚他的底細了,過去並肩作戰時沒感覺到有什麼不好,如今每當想起來,就覺得不舒服。

而且這些老傢伙們,時不時的就不給自己面子,在一大幫聽話孝順的義子義孫面前,想起來就覺得有損自己的威嚴。

而王輔等當年跟著毛文龍一起開創了東江鎮的老人,比如杜貴、林茂春、沈世奎、陳繼盛、曲承恩、嚴正中等人,自然不可能像後來投奔過來的毛承祿、孔有德、耿忠明、尚可喜等人那樣,甘做毛文龍的義子義孫,當然也絕不可能改姓毛。

在毛文龍眼中,甚至是是朝廷的眼中,東江鎮姓毛,是他毛文龍的自留地,但是王輔、杜貴、林茂春等老人,雖然嘴上不說,但心裡面可不這麼認為,畢竟東江鎮的開創,可是他們一起一刀一槍拼出來的。

所以,當朝廷派出監軍御史進入東江鎮核查兵餉,不再對東江鎮放任自流的時候,東江鎮的非毛姓老將,都是持歡迎態度的。

而這也正是陳繼盛很痛快地就站到了監軍御史的一邊,跟著毛維張招兵買馬,然後前往濟州島屯田練兵,開拓新根據地的根本原因。

毛文龍對年輕的義子義孫門們的重用,自然也引起了其他一些非毛姓老將的私下不滿,比如王輔、沈世奎、杜貴、曲承恩這幾個人,但是不滿歸不滿,除了東江鎮,他們也沒有別的地方可去。

因此,當朝廷選調將領到京師練兵的詔令傳來,而毛文龍像攆走陳繼盛一樣,趁機把老將王輔推薦出去的時候,其實老將王輔自己的內心深處,反而也是鬆了一口氣的,因此並無絲毫的牴觸。

畢竟東江鎮再好,如今眼看著變成了毛家的,而他作為毛文龍發跡之前的戰友,一把年紀,實在是彎不下腰、拉不下臉面,不可能像後來的毛承祿等人那樣改姓毛,當他毛文龍的義子義孫。

所以離開了東江鎮,到了京師,見了皇帝以後,王輔就全身心地投入到為朝廷練兵的大事之中,表現的自然也是格外賣力。

對於東江鎮的那些內幕情況,崇禎皇帝從高時明的口中,瞭解得清清楚楚。

如今的高時明,儼然已經成為王承恩、方正化之外,崇禎皇帝最信任的內臣了。

這個人表面上平平淡淡,但實際上卻頗有手腕。且不說之前控制儀鑾司,清洗錦衣衛時的表現,就說他到了藏龍臥虎、龍潭虎穴一般的東江鎮,能夠讓已經專橫跋扈慣了的毛文龍,至少在表面上服服帖帖,這就是個了不起的本事了。

高時明從東江鎮停留一個多月以後,乘船歸來,並將東江鎮各島的情況,以及毛維張、陳繼盛已經在濟州島登陸並已立營據守的情況,向皇帝做了一個全面的報告。這之後,深得皇帝信任的高時明,就再一次銷聲匿跡了。

高時明銷聲匿跡的原因,自然是皇帝又交給了棘手的任務。

這個任務就是督理錦衣衛、東廠和

《日月當空照中華木速蠻》 第一二九章 福兮德兮(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