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二三零章 沖齡之主 (第1/2頁)

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邦華遣人送來的奏報一共有兩份,一份是李邦華、鞏永固、方正化聯名送來的請示奏報,另一份則是英國公張惟賢親筆撰寫的請罪奏摺。

李邦華、鞏永固、方正化三人在聯名奏報之中說,領前軍都督府事兼提督京營三千營襄城伯李國禎,已被錦衣衛奉旨捉拿下獄審問,靜候皇帝陛下回京處置。

同時還說,襄城伯李國禎得知自己是因為兼併前軍都督府該管衛所土地,以及冒餉佔役等罪名被免職下獄以後,很快就攀咬出了京師勳貴之中的兩大巨頭英國公張惟賢和成國公朱純臣,供稱這兩位勳貴國公及其家人在京畿之地圈佔衛所屯田各有數萬頃之多,並稱皇帝抓小放大處理他,不教而誅有失公平,等等。

與此同時,李邦華等人還在奏報之中提起,東廠偵知,成國公朱純臣在得知襄城伯李國禎被皇帝下旨免去前軍都督府和三千營的提領世職之後聲言,主上畢竟是衝主,不僅輕信多疑而好獨斷,而且貪小利而急近功,殺宗室而謀勳貴,乃是動搖國本、自掘墳墓云云。

衝主,指的是沖齡之主。沖齡則是年幼的意思。

因此,說主上畢竟是衝主,說白了,就是說皇上畢竟還是一個年幼無知的娃娃。

歷史上有個崇禎朝的首輔,叫劉鴻訓,當面對皇帝十分尊重,而崇禎皇帝原本也很信任他,但是這個人在背後議論皇帝的時候卻非常不屑,就說過類似主上畢竟是衝主的話。

後來,這話被其他大臣告發到了崇禎皇帝那裡,從此崇禎皇帝就認為劉鴻訓品性不好,對他失去了信任。又過了一段時間,劉鴻訓再次觸怒皇帝,就被崇禎給直接罷免了。

如今這位崇禎皇帝,雖然沒有歷史上那麼小肚雞腸、斤斤計較,但作為一個皇帝被別人如此非議,而且這話還傳了出來,若是自己毫無反應,反倒像是認可了這話一般。

歷史上,朱純臣在萬曆三十九年襲爵成為成國公,崇禎皇帝登極後對他一直非常信任,崇禎三年加太傅,九年令其總京營。

但是這個成國公朱純臣,卻一點都不是個純臣,儘管崇禎皇帝對他掏心掏肺、屢屢以大事相托,但他對皇帝卻向來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

而當時十七八歲的少年天子,哪是這些個政治老油條的對手,自然是被耍的團團轉。

到了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深夜,此時朱純臣都已經投降李自成的大軍了,而對此一無所知的崇禎皇帝,居然在自盡之前,還給他一直信任的朱純臣寫下了一道手諭,讓他總督內外諸軍,輔佐太子朱慈烺到南京去。

當然了,也正是崇禎皇帝這道最後的旨意,要了朱純臣全家老小的性命。

因為李自成進了紫禁城之後,在崇禎皇帝乾清宮御書房已經沒人收拾的書案上,發現了這一道沒有來得及發出的聖諭。

李自成也是準備要當皇帝的亂世梟雄,最不能容忍的,恰恰也是這樣的背叛。他見崇禎皇帝到死都是這麼信任朱純臣,而朱純臣卻毫不猶豫地背叛了自己的主上,當時回過味兒來就勃然大怒,隨即就下令將已經投降的朱純臣全家老小全部斬首。

如今這位崇禎皇帝雖然已經換了一顆來自後世的靈魂,但他看了李邦華等人送來的奏摺,看了成國公朱純臣私下裡對自己的議論,心中還是不由自主地來氣。

李邦華等人還在聯名奏報之中請示皇帝,對成國公朱純臣及其親眷奴僕侵吞衛所屯田、冒餉佔役,以及朱純臣本人非議主上等情形,究竟該如何處置。

對此,崇禎皇帝心中尚無成見,現在他的看起來還是十八九歲的樣子,但其實前後加起來,心智的成熟程度絕非外表看起來的那樣。

因此,對於政務軍務的處置,從不以自己的喜怒哀樂為依據,而只從是不是需要出發。

所以要不要拿下成國公,或者是殺不殺他,完全取決於有沒有這個需要,若是需要的話,別說一個成國公,就是再殺幾個秦王、晉王那樣的宗室親王也絕不會有什麼不捨。

至於張惟賢的請罪奏摺,崇禎皇帝只是粗略翻看一下,就放在一邊了。因為收拾張惟賢,並不在他現在的考慮之內。

雖然如今這位崇禎皇帝,對大多數的宗室及勳貴不滿,但並不意味著他不明白朱純臣私下非議時所發議論中包含的某些道理。

宗室及勳貴的存在,的確是皇權的一塊重要的基石,但是眼下這塊基石,卻儼然已經成了他復興大明的一塊主要的絆腳石。

成為絆腳石的當然必須儘快挪開,而仍然起著基石作用的,卻無論如何不能隨便動搖。

《日月當空照中華木速蠻》 第二三零章 沖齡之主(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