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三章 難逃宿命 (第1/2頁)
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阿敏被捆住了手腳,堵住了嘴,但仍然不甘屈服,兀自掙扎著,嗚嗚啊啊地嚷嚷個沒完。
而黃臺吉此時也根本不在乎他說了什麼,很快就揮手叫出了另一位心腹扈爾漢。
扈爾漢上前,展開一幅卷軸,大聲宣讀了起來。
這幅卷軸自然是黃臺吉的汗王詔令。詔令的內容,正是在座的旗主貝勒大臣們,討論了一個上午才形成的阿敏的罪狀,以及對阿敏的處置。
聽扈爾漢開始宣讀自己的罪狀,始終在奮力掙扎的阿敏暫時放棄了掙扎,也不再口齒不清地大喊大叫了。
瞪大了滿是憤恨的眼睛,聽著扈爾漢的宣讀,一開始聽著扈爾漢說什麼自己桀驁不馴、心懷怨望,僭越違制、無人臣禮,喪師敗歸、損兵折將,致使十二貝勒阿濟格慘死,鑲紅旗主力損失慘重等等,他始終都是一副不屑一顧的神情,直到扈爾漢念道:“經八王並坐共議,五諳班附議,即刻起剝奪阿敏鑲紅旗旗主之身份,削去其二貝勒之爵位,賜其於原貝勒府後院幽居,終身不得踏出幽居之地半步。八王共議,永不赦免。”
聽到自己重蹈奴兒哈赤長子褚英的覆轍,也要被圈禁起來,幽居至死,阿敏心中更是怒極,又開始奮力掙扎起來,嘴裡雖然塞著一整條綢緞汗巾,卻依然努力地在嗚嗚啊啊地發著聲。
但是黃臺吉是不會給他再次公開說話機會的,扈爾漢也是不管不顧地只管唸完了自己手中的詔令。
至於後面的內容,阿敏已經沒有再認真去聽了,只恍惚聽到自己的鑲藍旗旗主身份,給予了自己惟一的弟弟濟爾哈朗,也看見濟爾哈朗進得殿中,平靜地領受了八王共議之後的結果。
而在整個過程之中,自己的親弟弟濟爾哈朗,甚至都沒有看過自己一眼。也是直到這時,阿敏才算是頹然委頓於地,放棄了反抗。
若是自己的親弟弟濟爾哈朗都與黃臺吉等人佔到了一起,那麼自己根本就沒有一點反抗的餘地了。
首先,老奴奴兒哈赤為了防止死後八旗制度被毀,設計了頗為複雜的一套相互制約的體制,各旗的旗主對於自己旗下的大小官佐旗丁享有生殺予奪的大權,這個權力即使是作為大汗,也不能干預。
其次,八旗旗主的位置從奴兒哈赤定下來之後,原則上是要世襲罔替的,即便是普通的旗丁,也是不允許隨便改隸旗籍的,旗主的位置只能是旗主死了之後或者犯了不赦之罪以後,由其嫡長子不減等繼承的。
除非他沒有子嗣,甚至連弟弟或者侄子也沒有,才能給外人。這也是後來滿清所謂世襲罔替****的來歷。
同時也是後來滿清王公貝勒所謂入不入八分的來歷,是奴兒哈赤最早親封的八固山和碩貝勒(八固山,也就是後來的八旗旗主)嫡系的,就叫入八分,不是的,就叫不入八分。
後世滿清王朝的所謂世襲罔替*****不管過了多少年,論其政治上的地位待遇,都還是所謂入了八分的。
而奴兒哈赤之後黃臺吉分封的,尤其是順治、康熙之後陸陸續續分封的其他一些王公貝勒,都是所謂不入八分的。
具體說來,凡是入了八分的王公貝勒,不管犯了多大的罪,至少不會被斬首或者處死,最多最多也就是圈禁到自己老死或者病死。
再一個就是,對於旗主犯了大罪之後的處理,即使黃臺吉貴為大汗,名義上的八旗共主,也是不能隨意就進行懲處的,要想對犯了大罪的旗主進行懲處,必須由八旗共議,也就是八王共議。
這也是八王議政的由來。
因為八旗的任何一個旗主,在奴兒哈赤最初分定的時候,他們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這一點也得到了八旗各個旗主及上下大臣的認同。
這也就是為什麼眼下黃臺吉要剝奪阿敏的旗主之位,必須興師動眾不惜恢復八王議政的原因。
八王議政只議事關八旗的大事,而任何一個旗主的改易,都是八旗之中最大的事情。
然而即便是黃臺吉在獲得了八王之中六位的明確支援,他也最多隻能做到把鑲藍旗的旗主之位交給阿敏的弟弟濟爾哈朗。
一來,濟爾哈朗是阿敏的弟弟,擁有繼承旗主之位的資格。二來,濟爾哈朗是鑲藍旗的固山額真,相當於阿敏之下鑲藍旗的總管大臣,最重要的是手裡掌握著鑲藍旗一半的力量。
當然了,阿敏被奪去了旗主之位以後,若其還有子嗣的話,鑲藍旗其實應該交給他的子嗣來繼承。
但是這一次的八王議政,是由黃臺吉完全主導,而其中幾個明確支援黃臺吉的
《日月當空照中華木速蠻》 第二一三章 難逃宿命(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