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七章 枯木逢春 (第1/2頁)
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忙完了這些事務之後,只是轉眼之間,崇禎元年的時光就已經所剩無幾,進入了十二月的中旬。
此時,雖然大明朝的西南、西北,乃至東南的浙江等地,仍然處在動盪不安之中,但是大明京師所在的北直隸諸府,卻難得地迎來了一片安穩祥和的氣氛。
整肅京師勳貴、廢改京畿衛所的事情,在北直隸諸府已經持續進行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如今已經進入尾聲。
前成國公府、陽武侯府、撫寧侯府、臨淮侯府、襄城伯府等,總計二十一家京師公侯伯世家府邸,先後被奪爵抄家,這些公侯伯府中除了本人賜死或者斬首,其餘將近四萬的各類人等,都被充軍流放。
有的被押解去了塞北,比如熱河堡、八里罕、三座塔,有的被押往登州,然後再轉運瀛洲屯墾,也有不少人被流放東番、瓊州,乃至雲貴軍前效力。
把這些原本寄生在大明京師肌體之上的吸血鬼、寄生蟲,全部趕離京師,不管是有罪勳貴的直系旁系親屬或者家生奴僕,全部流放邊遠蠻荒或者塞外,一來可以減少京師無用人口,減輕京師糧食供給的壓力,二來也能夠充實朝廷新近開拓的版圖。
儘管這些人都是罪犯家屬親族奴僕,但卻畢竟是漢人,當然要比那些邊遠蠻荒的土著有價值得多了。
而那些沒被奪爵抄家的侯爺、伯爺們,也都突然之間變乖了很多,而且紛紛學著定國公府的做法,低價賤賣了之前父祖輩當權時兼併多佔的衛所土地,一個個也學會了夾起尾巴做人,再也不復往日那樣的驕橫不法了。
一時之間,不管是京師城內,還是京畿府縣,風氣景象為之一改,原本勳貴豪門田莊林立、世家大族豪奴橫行的景象,再也見不到了。
行人滿目所見的,都是一片立碑劃界、分田分地的新景象。
京畿衛所改制歸流,波瀾不驚地推行了開來,原本從塞北內遷到京畿之地的營州諸衛、興州諸衛、東勝諸衛,除了部分衛所千戶、百戶官決定留在衛所體制內繼續從軍,然後被勒令前往營州諸衛、興州諸衛故地以外,其他的大多數衛所老弱都選擇了脫去軍籍,改為民戶。
如今這些人,與京畿之地原本就有的衛所軍戶一起,都分到屬於自己的土地。
而且其中的一些人,還用之前在籍之時補發到手的崇禎銀元,超低價入手,購買了那些未被抄家的勳貴世家此前霸佔的軍田。
這些軍田今後再也不是公田了,雖然以後這些軍田變成了私有的民田就不能免賦了,但這些分得了軍田的前軍戶們,依然很高興。
畢竟之前雖然免賦,但好處卻全被勳貴世家佔了,跟自己一點關係也沒有,如今雖然需要交所謂的公糧了,但是土地畢竟是自己的,而公糧與之前交給那些勳貴豪門的地租比起來,還是要少得多了。
一個丁口十畝地,按照目前種植番薯、土豆和棒谷的產量,足夠一個五口之家吃飽飯了。若是這家有兩個成年男子,那麼就是二十畝,只要不怕辛勞,一年下來就能做到溫飽有餘了。
再加上如今京畿之地,各類工礦作坊林立,稍微高階一點的什麼冶鐵廠、槍炮廠、火藥廠、鑄幣廠不太好進,而其餘的那些煤礦、鐵礦、石灰礦,什麼焦炭廠、木炭廠、水泥廠、磚瓦廠等等,則是沒什麼門檻的,只要你有把子力氣,就能到那裡掙到一個飯碗來。
而那些以超低價格賣掉了非法獲取的土地,從此沒有了地租收入的京師勳貴們,似乎也很快就找到了另外一條生財之道。
那就是出錢投資這些工礦作坊,比如商人出身、頗有商業頭腦的麗妃田之父田國仗田弘遇,如今就透過自己的女兒,從自己女婿的手中,搞到了皇家四輪馬車的民間獨家代理製售權,聯合了幾個有錢的勳貴世家,選地建廠,一門心思地要把四輪馬車賣往南北各地。
而崇禎皇帝的另一個守財奴岳父,皇后周氏的父親嘉定伯周奎,更是早就見縫插針,與另外幾個主動找上門來的勳貴家族聯手,投資建起了幾家焦炭廠,如今正打著水泥廠的主意,動員自己的皇后女兒向麗妃田氏看齊,想把新式水泥混凝土的燒製配方搞到手。
對這些新的情況,如今這位崇禎皇帝本人當然是樂觀其成的,外戚勳貴們,把金錢與精力從土地上轉移開來,學著江浙一帶的富商,去投資工礦業、手工業,這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情。
至於北直隸範圍內,順天府、薊州府、永平府以外的其他地方,比如保定府、河間府,以及盧象升兼任兵備道的大名、順德、廣平三府,如今的衛所改制也在緊鑼密鼓的推
《日月當空照中華木速蠻》 第二四七章 枯木逢春(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