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二六三章 奪佔平壤 (第1/2頁)

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個時代的平壤城,雖然比鴨綠江以東的義州、定州、安州之類的小城池大上那麼一點,但是也大不到哪裡去。

如果說那些小城除了城牆,城中只有一條主要街道的話,那麼平壤城裡也不過是兩主幹街道而已,比他們約莫大了一半左右。

由於朝鮮在有明以來政治上一直都是維持著大明藩國的地位,所以朝鮮人的城池,規格普遍都比較小,而城牆當然也比較低矮。

尤其面對大明,面對遼東的那一面,也不允許他有高大堅固的城防設施。

也正是因為這樣,本來並沒有多少攻城經驗的建虜後金軍,到了朝鮮之後,面對朝鮮人的城池,居然也能夠一路攻城拔寨如入無人之境了。

由於朝鮮人始終沒有搞清情況,兼且入城的又是確鑿無疑的明軍,所以劉興祚、劉興治幾兄弟進了城之後,並沒有遇到強烈的反抗。

加上城中人口本來就不是很多,算上數千逃難而來的漢民,也不過兩萬左右,其中還包括了尹暄帶來的朝鮮軍隊及其家屬僕役佃戶人等。

所以即便是尹暄想抵抗,城中的朝鮮軍隊也不是遇上了朝鮮人就如狼似虎的復州軍的對手。

事實也正是如此,尹暄聽守門官來報,說是東江鎮明軍從西門衝進了城中,而且高呼順昌逆亡,很快就知道抵抗是徒勞的,講理也不能跟他們講,於是一聲不吭,就帶著親信手下就從東門逃跑了。

逃出了平壤城的尹暄,這一次沒有直接跑回朝鮮國的國都漢京。

這個漢京當時也叫漢陽,老百姓俗稱漢城。

尹暄沒有直接跑回去,並不是他害怕朝鮮國主李琮收拾他,而是他覺得來的畢竟是明軍,他心中並不像上一次面對建虜後金軍那樣害怕。

他跟明軍是接觸過的,跟東江鎮的明軍也沒少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打交道。

因為東江鎮的明軍從來也不是溫良恭儉讓的楷模,僅僅就是在前兩年,缺糧少餉的東江鎮沒少找安平監司索要糧食或者勒索糧餉,而每一次只要給了一點糧餉,也就相安無事了。

一旦東江鎮鬧得過分了,主管北部兩道的安平監司,就會請求朝鮮國主上書大明朝廷,請求大明皇帝陛下憐憫朝鮮國小民貧。

而朝鮮國主的每一次上書,基本上都會得到滿意的處置。

雖然朝鮮不敢拿東江鎮怎麼樣,但是朝鮮卻能夠透過明朝朝廷,給東江鎮施壓,讓東江鎮收斂自己的行為,並約束逃難而來的東江鎮漢民。

因此,這一次,尹暄同樣也並不擔心東江鎮的明軍敢於佔著平壤城不走。

在他看來,這一次很可能跟過去一樣,剛剛打完了勝仗的東江鎮,需要透過這種從容士兵搶掠的方式,對有功計程車卒進行犒賞。

尹暄之所以會這樣以為,一個原因是此前的東江鎮的確這麼做過,只不過沒敢做得這麼大、這麼過好,多多少少還是要顧及一下朝鮮官府的臉面的。

另一個原因是,就在建虜入侵朝鮮之後,並且是在合約達成、建虜退兵的手,曾經的建虜二貝勒阿敏曾放任鑲藍旗上萬旗丁大肆燒殺搶掠,而且持續了三天之久,搶奪了大量的財富和人口以後才肯撤軍。

這一次,尹暄想當然地認為,東江鎮不會比建虜後金軍還過分,畢竟他們可是明軍啊,他們上面可是有著許多知書達理的文官在壓著呢!

對於君子,不僅可以縛之以禮,而且可以欺之以方!

尹暄就是這麼想的。

而且一直以來,朝鮮這個國家在如何對待大明朝廷的問題上,也一直都是這麼做的!

所謂縛之以禮、欺之以方,說白了就是使勁給你帶高帽子,拿倫理道德來綁架你,比如是使勁誇你,說你是禮儀之邦,說你最講仁義道德,說你最能主持正義、扶持弱小什麼的,讓你沒辦法撕破臉對他痛下殺手!

朝鮮對待大明朝廷的這一套,在面對建虜後金軍的時候一點也不管用,因為建虜後金軍根本不吃這一套。

但是朝鮮人的這些把戲,每每對上大明朝廷的那些進士出身的文官之時就非常好使,搞的大明朝替朝鮮大了多少仗、死了多少人,結果卻一點好處甜頭都沒得到過。

這樣的傻逼政策當然不能再持續下去了!

所以如今這位崇禎皇帝在給東江鎮的一系列旨意之中,從來也沒提過什麼不要損害大明與朝鮮的宗藩友誼什麼的東西,一貫都是採取可取則取之,概不過問的態度。

崇禎皇帝的這個態度,透過高時明和褚憲章兩個大太監的兩次到

《日月當空照中華木速蠻》 第二六三章 奪佔平壤(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