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三章 軍心民心 (第1/2頁)
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崇禎二年的正月,宮裡宮外就在這一派喜慶氣氛中度過了。
那些符合皇帝所定的各項條件,申請出宮回家,歸依父母或者兄長的宮女們,已經陸陸續續地領取了皇帝皇后的賞賜,或在太監的護送下,或在家人的迎接下,開始出宮返家了。
當然,這都是京師城中乃是京郊府縣的才可以這麼快就離開宮中,畢竟崇禎皇帝還是為這些宮女的人身安全負責。
幸運的是,明朝遷都北京之後,大明宮廷裡面招錄進來的宮女,或者選秀進來的宮中女官,絕大多數都是北直隸人氏,最遠也不過山東、河南,幾乎沒有江南女子。
而這其中,又有相當大的比重,都是京師附近人家的女孩兒。
這個問題不光是在後妃、宮女或者秀女身上是這樣,最典型的還是出現在太監這個群體身上,到了明朝中後期,宮中的太監基本上都是北直隸人氏,尤其集中在保定、河間、天津這幾個京師周邊的地區。
所以,皇宮大內預備放一批大齡宮女出宮歸家的訊息,在過年期間正式公佈之後,很快就在京師城內城外傳開了,等過來正月十五之後,京畿周邊相鄰的幾個府縣也都傳遍了。
但凡家裡有人在宮中當差做宮女的人家,也都因此上了心。
這些送了女兒入宮為奴為婢的人家,有的是因為貧困,家裡孩子太多了養不活,就把女兒捨出去了,有的則是恰逢皇家選秀女,抱著萬一發達了的希望,主動報名送進去的。
不管是什麼原因吧,自己家的女兒誰不疼,就算是生活所迫或者利慾薰心,如今幾年過去了,甚至十幾年過去了,哪個當父母的不想再見見自己家的姑娘?
因此,過了正月十五之後,那些算好了時間,知道自家姑娘年齡夠了的人家,特別是家在京師,或者京師附近的,或者父母都來,或者兄弟前來,都到了平時難得一至的宮城北安門外,等候著了。
連著半個多月,那麼家在京師或者京師附近的離宮宮女,陸陸續續都回家與家人團聚了。
而那些原來家在順天府郊縣的,一天之內就能到家的,也在宮正司安排的太監護送之下,出宮回家了。
當然了,也有出宮之後物是人非,找不到家人又返回的,這樣的情況有不少,回宮之後則轉入皇家安排婚配再出宮的行列,正好正月十五的大內相親冷多肉少,還剩下數百名被拒絕了的大齡未婚將校武官呢。
而那些幸運地在皇帝安排的相親之中找到了另一半的將校武官們,也都被皇帝賜婚,到了事先定下的日子,陸陸續續地著人抬著迎親的花轎,接走了自己的新娘。
猛如虎、虎大威、戚元弼、劉肇基等出身講武堂的幾個大齡未婚的中階武官,也都跟黃得功一樣,得到了皇帝在北安門外賜予新婚宅邸的尊貴待遇。
畢竟都是講武堂和御前侍從武官出身,而黃得功的事情又傳得那麼開,崇禎皇帝也不好厚此薄彼。
至於楊大貴這個前流民出身的近衛軍低階武官,也幸運地找到了一個比自己大了幾歲的宮女,正月十七上元燈會一結束,他的老爹楊八斤、大哥楊大福,就領著一群鄉里鄉親的街坊,僱了一個八抬大轎,歡天喜地地把粗使宮女出身的新媳婦娶回了家。
如今的楊八斤小兒子有了出息,自己又是里長,大兒子成婚新蓋的五間大瓦房,正好留出一半來,給小兒子成親之用。
眼看著兩個兒子都成了家,自己秋天地裡收穫的土豆、地瓜、玉米多得吃不完,楊八斤天天樂得合不攏嘴。
宮女們雖然陸陸續續地出宮婚配,但是皇宮大內熱鬧過後依然森嚴有序,沒有一點混亂的樣子。
這段時間以來,崇禎皇帝破費不少,先是元旦大朝賞賜百官、賞賜士卒,如今又是成批的宮女出宮或者嫁人,人人都得給一份嫁妝吧,而且天策衛、羽林衛、近衛軍和京營相親成功的將校官佐,雖然賜給宅邸的就那麼幾個當過御前侍從武官的,但其他的多少也給一些賞賜,算是賀禮吧。
這麼一下來,又是近百萬的崇禎銀元花出去了。
但是錢花出去了以後,肉疼歸肉疼,效果卻是非常顯著的,如今京師內外,京畿一帶,不管是與宮女出宮婚配有關的家庭,還是無關的普通百姓,說起當今皇上萬歲爺和皇后娘娘,個個都要樹個大拇指,都要說上一句好。
雖然皇帝在百官的眼中仍然多少有點不著調,但是在他們的眼中,這大明不著調的皇帝多了,眼前這個不算最不著調的呢。
雖然大把銀元撒出去,崇禎皇帝也有點肉
《日月當空照中華木速蠻》 第二九三章 軍心民心(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