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三三二章 改革套路 (第1/2頁)

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萬曆末年以來,由於皇帝本人的怠政,作為南方漕糧運輸的惟一主幹通道,京杭大運河在淮北和山東段,經常發生淤塞,動輒難於通行。

有的時侯,一斷就是幾個月之久,而運河兩岸的州府縣官們,在運河暢通的時候,喜歡打著朝廷的旗號設卡收費得利,而當運河淤塞的時候卻總是袖手旁觀,將清淤的責任一股腦兒地推給朝廷,一點養護維修的責任都不負。

這樣的事情絕不能再繼續下去。

朝廷既然設立了漕運總督衙門,那麼對於運河的管理,以及沿著運河兩岸與運河相關的事務管理,就應該全部收歸給漕運總督衙門,絕不能再政出多門,讓人無所適從了。

比如,明朝運河上的鈔關,除了七大鈔關是戶部設立的以外,還有許許多多大大小小多如牛毛的稅關,都是皇帝的內廷或者沿河的督、撫、總兵、州府縣官,甚至是土豪劣紳們設立的。

這些朝廷戶部的、地方官府的,甚至是官設私營的鈔關稅卡,使得整個運河上的各種稅費多如牛毛,一來搞得民怨沸騰不說,二來這些收來的稅銀或者實物稅,十成裡的七八成,都進了太監或者地方各級官僚稅吏的腰包,戶部的稅關能夠收到的稅銀或者實物,只佔其中的兩三成而已。

這樣的情況,也是絕對不能再持續下去了。

如今這位崇禎皇帝深知明朝的滅亡源自於財政上的崩潰,所以開拓財源是他一直想做的事情,但是迄今為止,除了抄貪官、吃大戶之外,他還沒有敢於在稅收之上做文章。

因為這個事情實在是牽扯太廣,如今內憂外患已經足夠嚴重,當務之急還是保證既有財源的相對穩定。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什麼事情也做不了。

國內地主工商階層既有的蛋糕不能輕易去碰,但是他卻可以透過做大這個蛋糕,甚至是做出新的蛋糕來拓展財源。

開海設港,收取海貿關稅,就有這個目的在內。

除此之外,崇禎皇帝所能想到的另外一個辦法,就是一個行業一個行業地來,一個領域一個領域地來,一次只收拾一部分人,而不能搞一刀切、一勺燴,因為那樣做,容易激起所有人的反對。

而來自後世的工作經驗告訴他,不管你多有能耐,有多大本事,任何時候,都不要嘗試去挑戰其他大多數人的底線。

先穩住了紫禁城,再去收拾京師朝堂。

先穩住了京畿之地,再去收拾其他地方。

先穩住了軍隊,再去收起其他各行各業。

等到一步步穩定住了軍營,安撫住了農民,再去收拾商人階層的時候,他們根本沒有能力反抗。

而等到所有這一切都理順之後,再回過頭去收拾士林士紳,到了那時,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這就是如今這位崇禎皇帝的改革思路,或者說套路。

其中,從運河漕務入手,敲開改革商稅的堅冰,正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所以,漕運總督袁可立整頓運河漕務,特別是整頓當下運河上多如牛毛的地方私設稅關,雖然搞得運河兩岸官怨沸騰,但是卻正中崇禎皇帝的下懷。

就在前不久,作為開海大政的一個配套措施之一,崇禎皇帝批准了漕運總督衙門上呈的請撤地方私立亂設稅關的奏疏,除了經報戶部審批備案並派員管理的七大稅關之外,其他稅關一律撤銷。

與此同時,崇禎皇帝還御筆批示,運河上的所有官船、民船,不管是客船還是貨船,都要一體納稅。

就像如今的南北驛站,大小官員因私租用驛馬和飲食住宿,都要按標準付錢一樣,官船除非是領有聖旨,否則其中就是坐著當朝的首輔,也要過關交稅。

而民船除非被官府或者軍隊因公徵用,否則不管是哪個皇親國戚家的船隊,都要照章納稅。

至於納稅的標準,一律按照船隻的長寬大小來計稅,實際上就是按照甲板的最大面積來計稅。

對於沒有甲板的小船,則按照最長和最寬處的距離相乘計算收稅的面積。

這是崇禎皇帝本人親自提出的方法。

當然,這種方法不是如今這位崇禎皇帝的獨創,而是當時泰西諸國,比如荷蘭這個號稱海上馬車伕的國家,對船隻運送貨物收取關稅時的辦法。

這樣的辦法看起來漏洞很多,比如說,它沒有考慮到貨船運送貨物的重量,以及貨物的價值,也沒有考慮到客船運送旅客的人數,以及是否攜帶了貨物,同樣也沒有考慮到貨船或者客船是否滿載、超載或者空載的問題,等

《日月當空照中華木速蠻》 第三三二章 改革套路(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