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一章 太行八陘 (第1/2頁)
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二月中旬,軍機大臣李邦華帶著麾下的三千礦營,在通州附近僱傭同樣數量的馬伕民壯,然後押運著從通州戶部倉場支取的大批糧餉,一路上浩浩蕩蕩地往順德府而去。
若論入晉路程的遠近,從京師出發,不管是走居庸關外的軍都陘,還是走飛狐口,又或者走真定府的井陘娘子關,都比遠在順德府與彰德府之間的滏口陘要近得多了。
但是李邦華還是選擇帶著帶隊人馬南下順德府,計劃從滏口陘穿越太行上,進入山西境內。
太行上從北往南綿延千里,山勢陡峭、奇峰林立,自古以來就是山西與燕趙以及中原大地之間的一道天然屏障。
然而,太行山雖然山勢巍峨險峻,人馬牲畜難以攀越,但是自古以來卻也有著八個可以透過的山谷,俗稱太行八陘。
這些太行山中呈東西走向的橫谷,是由發源于山西境內的河流,歷時千百年,不斷地切割和沖蝕而成。
從北往南,一次是軍都陘、蒲陰陘、飛狐陘、井陘、滏口陘、白陘、太行陘、軹關陘。
這八條可以穿越太行山脈的太行八陘,正是自古以來連通晉冀豫三地的八條咽喉通道,也是三地重要軍事關隘的所在之地。
其中,走軍都陘、蒲陰陘可以進入大同和代北,走飛狐陘、井陘可以進入太原,而走滏口陘可以直接進入潞安府。
至於白陘、太行陘和軹關陘,都在河南懷慶府,距離京師太過遙遠,當然不可能作為選項。
李邦華這麼做,當然有他的考慮在內。
其一,選擇走滏口陘的話,可以在進入山西之前,就與盧象升的天雄營匯合。
李邦華的礦營是一支純火器的隊伍,而盧象升的天雄營則更多的還是一支傳統的軍隊,雖然也按照《新軍操典》編練了一定的火槍營和車炮營,但是盧象升卻更喜歡傳統的陣法,在長槍狼銑、刀盾手的編練上,下了更多的功夫。
滿編五千人的天雄營,只有一個一千人的中軍火器營,其中包括五百人的火槍手和五百人的車炮手,而剩餘的四千人,都是冷兵器為主的營頭。
其中,有一千人的騎兵營,一千人的長槍手,一千人的狼筅手,五百人的弓箭手和五百人的刀盾手。
這樣的兵力和編成,在目前情況下,已經算得上是攻守兼備,比較穩妥的一種了。
李邦華雖然對自己的礦營有著足夠的信心,但是若能與盧象升的這五千人匯合,一起入晉,聲勢自然大為不同。
其二,李邦華入晉督師,還有皇帝交給的其他任務,那就是要給封地在潞安府的沈王朱埕堯傳達一道皇帝的旨意。
要讓沈王府一系出銀三十萬兩,糧三十萬擔,支應山西的剿賊事務。
李邦華雖然自己攜帶了大批的軍餉糧草,但是作為天津巡撫出身的他很清楚,糧餉這種東西當然是多多益善。
特別是如今,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而且山西連年乾旱,境內糧價飛漲,災民、流民更是隨處可見,一旦到了山西境內,想要就地補給糧餉等物,將會十分困難。
如果太原的晉王府和潞安的沈王府能夠為入晉大軍供應半數糧餉,那麼李邦華身上的壓力,就能減輕不少。
在李邦華的計劃之中,位於太原的晉王府供應的部分糧餉,將用來支應孫傳庭的延綏鎮軍隊和王國樑的山西鎮軍隊,而自己攜帶的糧餉以及沈王府供應的部分,將主要支應自己的礦營、洪承疇的陝西兵以及盧象升的天雄營。
而且這個問題,必須在一入晉就得儘快得到解決,要不然軍心不穩。
其三,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太行八陘的地形,只有滏口陘最短,也最平坦,最容易通行。
自己率領的軍隊,不僅帶著大量的糧餉輜重,而且這支除了神機營以外的純火器軍隊之中,還裝備了武備院年前才定型量產的崇禎一式後裝子母炮。
武備院兩處炮廠全力生產,
也不過生產出了一百二十門,而這一次經過皇帝的特許,給李邦華帶走了整個產量的一半,也就是六十門。
別看這六十門由佛郎機改進的崇禎一式後裝子母炮不起眼,加上炮架每個母炮淨重八百斤,再加上每門母炮配備的八個子炮,那就是兩千四百斤。
雖然每一門母炮的炮架上都安裝了馬車的輪子,炮口衝後,套上了馬匹拖拽前行,已經是省了不少的力氣,但是算上每門母炮配備的八個子炮,一個炮班即使擴充到了二十人,也還是捉襟見肘、手忙腳亂。
因為這二
《日月當空照中華木速蠻》 第三四一章 太行八陘(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