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七章 呂梁山脈 (第1/2頁)
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於安排給徐弘祖的具體事務,崇禎皇帝也根本沒有時間進行具體過問。
就在崇禎皇帝帶領著內閣和軍機處的幾位重臣,到武英殿看了地形沙盤,並趁著這個機會接見了徐弘祖之後的第二天,他就從軍機處那裡收到了以軍機大臣身份入晉督師剿匪的李邦華六百里加急呈遞京師的奏摺。
李邦華在奏摺上說道,正月裡東渡黃河入晉流竄的陝北亂賊,目前已經探明瞭他們的去向。
目前,這些流賊分成了兩支,其中一支以高迎祥、老回回等賊頭為主,往北進入了蘆芽山脈,另外一支以目前陝北最大的賊頭王嘉胤為首,進入了梁山山脈。
這裡所謂的梁山山脈,當然不是山東的梁山,而是後世山西西部的呂梁山脈。
當然了,若是較真起來,蘆芽山脈也是後世所謂呂梁山脈的北段一部分。
山西這個地方地形比較獨特,除了最西邊與陝西以南北走向的黃河為界以外,剩下的基本上可以用兩山加一川來概括了。
其中的兩山,也即是兩大大體成南北走向的山脈,西面距離黃河不遠的就是呂梁山脈,而東面就是赫赫有名的太行山脈。
至於中間的一川,就是南北橫貫幾乎整個山西內陸的汾河了。
雖然山西境內這兩大山脈中間,還夾雜著許多小山脈,但卻沒有能夠與呂梁山、太行山這種南北走向的龐大山系相媲美的了。
當然了,北面與這個時代的大同鎮連線處的恆山山脈,與南面隔著黃河與河南連線的中條山區,也是群山連綿不絕。
所以整個來說,山西的地形十分獨特,也可以說是十分封閉,若是能夠堵住太行八陘,那麼在冬季到來、黃河封凍之前,將這兩支亂賊剿滅在山西境內,也不是沒有可能。
且說崇禎二年正月的除夕夜裡,王自用、高迎祥、馬守應等人在搶掠了綏德州東面的葭縣之後,趁著黃河冰凍的天賜良機,帶領眾多人馬,裹挾葭縣等地百姓,往東渡過了黃河天險,一舉攻佔了山西吳堡、永和、吉州三座縣城,而山西總兵官王國樑麾下的山西衛所兵望風而逃,沒有一點抵抗的意志。
山西沿黃一線衛所兵的表現,讓山西巡撫張曉和山西總兵官王國樑氣得跳腳的同時,也讓率領亂賊流民進入山西境內的眾賊首們歡欣鼓舞。
在這些賊首看來,一河之隔的山西境內,真的是他們這些義軍的福地,因為他們終於找到了起事之初那種所向披靡的感覺。
王嘉胤、馬守應這些賊頭都是邊軍出身,他們對大明地方衛所軍備廢弛的情形瞭如指掌。
面對孫傳庭麾下的延綏鎮邊軍,他們可能打不過,但是面對山西境內的衛所兵,他們卻有著很強的優越感,根本沒把這些衛所軍隊放在眼裡。
事實也的確如此,這些賊頭帶領著在陝西被官軍追剿得無處躲藏的亂賊,自從進入山西境內之後,就如同進入了無人之境一般。
還未出正月,就把呂梁山以西攪了個天翻地覆,不僅拿下了沿黃一線的吳堡、永和、吉州三座縣城,而且還攻佔了永寧州州城離石,遊擊高從龍兵敗被殺,永寧知州鍾萬里以下未從賊文官盡被殺害。
離石在這個歷史時空之中也叫作永寧州,州治就設在離石縣。
同樣是這個離石,在後世的時候改名叫作了呂梁。
而它之所以後來改名叫作呂梁,就是因為它處在呂梁山的正中央,是呂梁山脈最有代表性的地方了。
如今的離石,周圍群山環抱、溝壑縱橫,往北的呂梁山北段又叫蘆芽山脈,往南的呂梁山北段,就叫做梁山山脈。
王嘉胤會合了兩路賊軍之後,順利攻佔了永寧州城,而到了這時,時間也早過了正月。
山西上下官員一邊趕緊行文往上報告賊情,一邊也趕緊調集兵馬保衛太原。
明代的山西鎮是九邊之一,
這意味著山西鎮的總兵府與山西巡撫衙門並不在一個地方。
山西巡撫衙門在太原,而山西鎮的總兵府則設在太原北面三百里的代州。
山西鎮所屬邊軍主要負責的,也是內長城一線的關口,從西往東依次是寧武關、雁門關、平型關和倒馬關。
所以山西鎮的重兵,也就是按照邊軍標準發給餉銀募集而來的營兵,主要部署在這幾個關口的一線。
雖然崇禎皇帝之前已經三令五申,讓山西巡撫張曉和總兵官王國樑沿著黃河增築堡壘,防止陝西的流賊流竄進入山西境內,但是山西軍中,上到總兵官王國樑下到普通士卒,
《日月當空照中華木速蠻》 第三三七章 呂梁山脈(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