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82部分 (第1/4頁)

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每拍一片必親臨現場,不是去監督藝術質量。而是去監督演員。她要求演員決能改她的臺詞,一個字都能改,要完全按照小說裡的話說。本來演員都習慣用自己的語言把臺詞順一遍以求表演地真實,結果瓊瑤對他們要求到了連語氣詞和可有可無的形容詞都一字可更改,更加使得她地電視劇從故事到臺詞虛假到了極點。象這樣極端的例子雖然不多,但是程度不一,本質相同。中國文人不讓別人動自己的東西。也不屑於做別人的陪襯,所以中國電影除了導演以外,只有一個兩個人參與編劇,如果是小說改編,導演和作者往往還要吵架。可是電影是適應大眾的藝術,動輒是百萬千萬觀眾要看的東西,一個兩個人的智慧何等渺小偏狹,怎麼可能滿足大眾地審美。而電影本身更是文學、美術、音樂、乃至舞蹈、雕塑、詩歌等多種藝術的結合體,一個編劇再了不起怎麼可能十八般武藝樣樣俱全?“”所以。“易青總結道:”中國編劇業的矛盾,其實就是中國文化中文人階層惟我獨尊,不知團結協作。慣於自以為是文過飾非的文化傳統和電影藝術的高要求多樣性的矛盾。“這下客人們開了鍋了,幾個老傳統的影評人都有點臉上掛不住,要不是礙於孫老爺子,幾乎就要發言責問。孫老爺子心裡冷笑,進一步問道:”既知痼疾,可有藥方?“”有!“易青膽氣越來越壯,他意興風發的道:”將來我若有能力,就要實行編劇行為團體化和商業化。舉個例子說,好萊塢的編劇們似乎就沒有中國知識分子地這些臭毛病,他們不會認為別人改動自己的東西是對自己多麼的不敬。恰恰相反,當他們領最佳編劇獎地時候雖然只上去一兩個,但是實際上一部成功的電影往往有十幾個甚至幾十個編劇。好萊塢商業電影為什麼那麼精彩,令人目不暇接,每一環節都讓人覺得感官上很舒適?因為那些編劇們有的擅長寫臺詞、有的擅長寫笑料、有的擅長感情戲、有的擅長動作戲、有的擅長結尾有的擅長開頭……一部電影是他們群體智慧的結晶,這樣編出來的東西怎麼能不時時處處精彩?這似乎是對一盤散沙彼此相輕的中國文人的一種諷刺,但是卻也是我們學習的模範。“………我的想法就是,比好萊塢更進一步,把編劇業作為一種規範化的企業行為。成立一個影業公司專門的編劇組,平時就僱傭幾十個編劇每天坐班,工資水平可以比照一般白領。每一部電影,想出基本創意和故事框架的人就是編劇,其他參與者通通不署名。就象企業裡做一個文案一樣,把這個大創意發到編劇組裡去,讓所有編劇來參與,自己擅長寫哪部分就完成某部分,最後由導演和主編匯總,直接整理出分鏡頭劇本。”個白髮老人忍不住道:“這樣成本似乎太高。”易青道:“不會高。這種做法的好處就是……”他猶豫了一下,看了一眼孫老爺子,似乎覺得這話比較得罪人,但是他還是接著說道:“這種做法的好處就是可以推動中國電影人隊伍的年輕化!如果這幾十個編劇,請的全是資深編劇,就是那些自以為自己很偉大的文人們,當然很貴;但是如果一個公司只請幾個大作家來坐鎮,下面的小編劇全部用才華出眾的年輕人,那麼按月結工資,加獎金一個人一個月不過三四千元,很多公司都能負擔的起。比如現在請一個大文人做編劇,要十萬,他一個人賺,還不讓別人改他的東西,大包大攬的做了,未必觀眾就買帳,現在把這十萬塊拿五萬出來給那個出創意的主編,然後剩下五萬請十個編劇回來跟主編合作,一人發五千工資——這樣既擴大了電影人的隊伍、增加了就業機會、普及了電影文化,又能夠做出精彩的好劇本,最重要的是,清新時尚的年輕電影人大量的進入中國電影的舞臺,砸掉了很多自以為是的老古董的飯碗,使得習慣論資排輩的電影圈的話語權從一小部分文化壟斷者的手裡轉移到基層的職業者手中,一定會使停滯不前暮氣沉沉的中國電影加快步伐,朝氣蓬勃!”

第三卷 第六章 後生可畏(上)

一席話說完,孫老爺子放聲大笑。這些客人看看孫老爺子,他們大多是看著老爺子臉色吃飯的,拍馬屁還來不及,哪個敢多話。其實他們大部分就是易景口中的所謂“文人”,以為今天來真是指點一個後輩,沒想到聽到這樣一番話,“砸掉老古董飯碗”云云,真是令他們面如土色。剛才那個老是搶眾人之先讚美易青的老頭喃喃的道:“老了,老啦!後生可畏,後生可畏!”不過也有幾個城府極深的老社會,特別是中國的資深文人往往都有政府背景,所謂說“政府喉舌、御用文人”指的就是這類人——這些人滿臉堆笑,心裡卻十分的以易青的話為不屑。道理很簡單,雖然易青的構想比好萊塢更近了一步,更完善一些,但說到底,依然是

《活色生香游龍戲鳳》 第8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