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1章 後宮的紛爭再起 (第1/2頁)

杜發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後宮從來都是皇權的一部分,它表面平靜,實則暗潮湧動。晚晴作為皇后,深諳其中的權謀之道。自她穩固後宮權威以來,諸妃嬪雖不敢公開反對,但暗地裡的較量從未停止。然而,最近的局勢卻因一名新晉寵妃的崛起而再起波瀾。

這名寵妃名喚淑妍,出身並不顯赫,卻因其嫵媚多姿和機敏伶俐深得皇帝寵愛。在一次賞花宴上,她因吟詩作對贏得了皇帝的讚賞,自此被封為貴妃,居於後宮之中。初時,淑妍謹言慎行,對晚晴也表現得頗為恭敬,似乎不願涉足權力紛爭。但寵愛如烈火般迅速燒灼,她的地位日益上升,後宮中的其他妃嬪紛紛向她靠攏,妄圖藉此改變後宮的格局。

這一切都沒有逃過晚晴的眼睛。她雖不急於行動,卻已然察覺到潛在的威脅。淑妍的得寵不僅吸引了後宮妃嬪的目光,還引來了朝中某些大臣的注意。這些大臣試圖透過她與皇帝接近,從而影響朝局,為自己的利益謀得更多支援。

某日,淑妍於宮宴中得寵,皇帝特意為她賜下名貴的珍珠步搖,這象徵著後宮的至高恩寵,瞬間引發了眾妃的嫉妒。宴席間,她步態輕盈地行至晚晴面前,盈盈一拜:“臣妾感謝皇后娘娘的關懷,若非娘娘指點,臣妾斷不敢妄想今日之榮。”

晚晴端坐於鳳座之上,目光柔和而不失威嚴,笑道:“淑妍妹妹才華出眾,本宮不過略盡綿薄之力。後宮一榮俱榮,妹妹受寵,是皇上的恩典,也是我大梁後宮之福。”

她的話滴水不漏,既彰顯了皇后的寬厚大度,又點明瞭淑妍的寵愛來自皇帝的恩賜,而非她個人的功勞。淑妍雖笑意盈盈,卻不禁感到一絲無力。她心知,想要真正撼動皇后的地位並非易事。

然而,這場宮宴之後,晚晴很快收到訊息,有人借淑妍的名義暗中拉攏後宮妃嬪,試圖削弱她的影響力。與此同時,一些與淑妍關係親近的大臣開始在朝中對晚晴的改革措施指手畫腳,甚至有意無意地散播“皇后權勢過盛,不合禮法”的言論。

晚晴深知,這已不單單是後宮之爭,而是一場牽動朝堂的較量。若任由事態發展,後果將不堪設想。她決定採取行動,但並非直接與淑妍正面交鋒,而是從她的弱點入手。

晚晴首先派心腹宮女暗中探查,發現淑妍雖然得寵,卻並未真正掌握後宮的權力。她籠絡妃嬪時多以“分享寵愛”為誘餌,而這些人投靠她,並非出於真心,而是因貪圖好處。晚晴明白,只要拆穿淑妍表面的強大,便能將局勢扭轉。

她選擇從一場後宮鬥爭入手。某日,淑妍與一名向她靠攏的妃嬪發生爭執,原因是那妃嬪私自佔用了淑妍賞賜的庭院。此事本是小事,但因淑妍平日飛揚跋扈,爭執很快傳遍後宮,甚至引得其他妃嬪竊竊私語。

晚晴得知後,並未立刻干預,而是讓內侍總管將訊息傳至皇帝耳中。皇帝聽後大為不悅,認為淑妍作為貴妃卻無法平息後宮爭端,有損後宮形象,於是責令她親自調解。淑妍雖心有不甘,卻不敢違抗旨意,只能勉強與那名妃嬪和解。然而,這件事讓其他妃嬪對她的信任大打折扣,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

與此同時,晚晴以皇后的名義召集後宮眾人,開展一場“清明後宮,和諧為本”的座談會。在會上,她溫和地指出後宮爭鬥的不利之處,並暗示皇帝對近期爭端的關注。她並未直接提及淑妍,但所有人都明白她話中所指。淑妍坐在一旁,雖面帶微笑,卻已感到陣陣寒意。

座談會後,晚晴又單獨召見了幾名有影響力的妃嬪,與她們推心置腹地交談。她並未以權勢壓迫,而是透過真誠的態度與她們建立信任,逐漸將後宮的核心力量再次掌握在手中。

淑妍感到自己正逐漸被孤立。她試圖透過皇帝挽回局勢,但皇帝最近忙於朝政,對後宮的瑣事不再過問。加之晚晴刻意讓內侍在皇帝面前為她多加美言,皇帝對晚晴的信任更加深厚,反倒對淑妍的寵愛有所減退。

幾日後,晚晴再次將淑妍召至鳳棲宮。她並未表現出任何敵意,而是關切地問:“淑妍妹妹,這段時日你可有煩心之事?若有困難,不妨向本宮傾訴。”

淑妍見晚晴如此態度,心中複雜難言。她既對晚晴的掌控力感到敬畏,又為自己的失敗感到不甘。但她也明白,此刻與晚晴為敵,只會讓自己更加被動。於是,她低聲道:“多謝娘娘關心,臣妾不過是心緒不寧,偶有失禮之處,實在慚愧。”

晚晴微微一笑,語氣溫柔:“後宮雖是小天地,卻需人人齊心協力,方能安寧無虞。妹妹性情耿直,本宮深為欣賞。若遇到任何困難,儘可來找本宮,本宮必不會袖手

《鳳棲長安房產證》 第11章 後宮的紛爭再起(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