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成怒 (第1/2頁)
梨花落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娟娘籠一籠被風吹亂的鬢髮,當下端莊地行了個禮,疏離地說道:“夫人當年又沒收過彩禮,她的嫁妝全是陶府裡置辦,自然要留著給小姐日後嫁人。是了,當年和離之時,大人您也曾使人送回銀兩,大約是要還清早些年陶府的資助。其實陶府裡最不缺的便是銀子,夫人在路上遇到個乞丐都會丟些碎銀子積福,她施捨出去的東西便如潑出去的水,哪有再收回來的道理?”
蘇世賢幼時吃百家飯長大,遇到陶婉如之時,除卻身上有著功名,家境真真比乞丐好不到哪裡。娟娘分明指桑罵槐,將負心賊罵了個痛快淋漓。
夜來微霜,染白一地蔓草。陶灼華久等娟娘不至,生怕她吃虧,急急帶著茯苓前來接人。在小院外頭便聽到娟娘酣暢的話語,不覺伸著大拇指替她點了個贊。
她止了小廝的通傳,先不忙著進去,只將身上披風一裹,在院門口駐足,聽聽這兩人接下來如何說。
只聽娟娘泠然笑道:“大人您不仁,我家夫人卻不曾不義。因此您寄回的這些銀兩夫人分文未取,念著兩位老人墳上荒草萋萋,只怕無人照應,都轉送給了您家裡的守墓人,也算略盡了份孝心。”
這一則舊事,蘇世賢心知肚明,本想替自己轉圜,未承想被娟娘毫不留情地揭開。他那時身無分文,父母的墓地還是陶婉如出錢購置,成親幾載,陶婉如對他一往情深,身上挑不出絲毫錯處。
若不是他一心要往上爬,這樣一個女子,本該是齊眉舉案的良人。憶及昔年陶婉如春山蹙黛的舊貌,蘇世賢心中天人交戰,天良最終泯滅在無邊的貪婪裡。
他清冷地說道:“蘇家的守墓人按時領著俸銀,我並不曾短了一分一文。你家夫人手裡錢財多的是,她要送給誰,那是她的事,我可是連本帶利一同付清。”
娟娘無聲而笑,輕輕說道:“還是大人您學問精,算得真清楚,夫人可算不清這些墓地、奴婢都值幾多銀錢,可曾與您錢貨兩清?您想知道的,娟娘已然告訴了您,若無旁的事,娟娘這便告退。”
“娟娘,你先不要走”,蘇世賢想要起身去拉娟孃的手,娟娘防備地後退了幾步,滿眼都是戒備。她言辭厲色說道:“大人是想做什麼?外頭現住著禮部的官員,大人便不怕娟娘呼喊麼?”
蘇世賢訕訕收了手,有些無奈地苦笑道:“娟娘,你想到哪裡去了。從前你隨著你家夫人,咱們也時常閒話家常。今夜月色甚濃,我頗有些思鄉,只是想要留你敘敘舊,哪裡有旁的心思。”
“大人,咱們之間還有什麼往事需要重敘嗎?”娟娘冷冷一笑,點點寒霜輕覆在被睫毛擋住的雙眸間,依然淡淡說道:“您算計了從前,又來算計當下。小姐仁厚,不願與你撕破臉皮,你便當她什麼都不知道,任你們夫妻擺佈不成?”
娟娘話中有話,竟是語含幽怨,比方才那份怒氣更濃。蘇世賢本來便心間有鬼,霎時警鈴大作,悚然問道:“娟娘,你這話什麼意思?我如何在算計當下?”
“什麼意思?”娟娘微微挺直了脊背,直視著蘇世賢的眼睛,眼眸幽靜得駭然,像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大裕求和的國書,並不是只有京城才有,咱們在青州府時早便聽到了動靜。你放著小姐十年不聞不問,卻趕在這個節骨眼上接小姐入京,當咱們都是傻子不成?”
娟娘字字如錐,刺在蘇世賢心上,恨不得看著他鮮血淋漓的狼狽樣子。她譏誚地說道:“誠心接著小姐遊山玩水,何須與禮部的官員同行?蘇大人,您夫妻二人打得不就是讓她為質,替換你家郡主的心思麼?”
“這個話是灼華跟你說的?”蘇世賢眸間一冷,想起這一路來陶灼華跟他的疏離,還有從前那些桀驁不馴的言辭,話語便嚴厲了起來。
娟娘淡然一笑,向蘇世賢說道:“這些話便是小姐不說,難道旁人便瞧不明白?打從你走進青州府的那天起,小姐心裡便一清二楚。只是因為不願與你們為伍,寧願離開生她養她的青州府,走得乾乾淨淨。”
晚來風涼,吹動蘇世賢身上廣袖飛揚,恍然間手上端著的那杯茶便歪到了竹几上。淅瀝瀝的褐色汁水順著竹几的曲腿流淌,將他的衣衫濺上幾滴汙漬,彷彿暈染開的重墨,再也不復往日青白。
明明青衫朗潤的君子模樣,偏就行事小肚雞腸。蘇世賢多了些被人戳穿謊言的心虛與不安,他低低嘆道:“娟娘,我只是當朝的御史大夫,哪裡做得了長公主的主?你聽我解釋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娟娘唇角的笑意無奈又悲涼,還帶著深深的鄙夷:“蘇大人,你也是正經讀書人出身,白白玷辱
《灼華憶文史》 第八十四章 成怒(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