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 (第1/4頁)
小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師的那天。
現在,抱怨無用,他所需要做的,就是用系統,先把這幅邢侗書法作品的真偽鑑定出來。
倘若是真的,就仔細研究,以後也看拿這樣的作品,作為鑑定邢侗書法的標準器。如果不是真的,那也可以大致猜測一下,究竟和真跡有什麼區別。
當然,系統也不是萬能的,這會,系統仍舊只給出了這幅作品的創作年代。
“該作品創作於公元1654年。”
得到系統這樣的鑑定結果後,周夏即便再愚笨,也能知道,這幅作品,並不是邢侗的真跡了。
公元1654年,大明朝已經滅亡十年。
而作為明代四大書法家之一的邢侗,早已作古四十多年,要這幅作品是他的真跡,那才真叫活見鬼了!
這樣的話,也可以很好地解釋,先前周夏做鑑定的時候,為什麼紙墨表現和之前張瑞圖的差不多。
這是清初的仿品,距今也有三百五十多年,自然會留下些歲月的滄海痕跡。
而在明末清初這段時間,以及在邢侗在世的那段時期,恐怕市面就有不少他的仿品,好歹也是明代比較著名的書畫家,做他的仿品有利可圖。至於和他同時代的其他書畫家書法家,自然也少不了被人家造假,唐伯虎,文徵明,祝枝山,董其昌等等,只要出名之後,他們的作品在當時就會有大量的仿品問世,這情形,和現在的藝術品市場,何其相似。
周夏就是在想,當代藝術品市場的亂象,其實也是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傳統的。
那時候的仿品,主要集中在繁華的蘇州,一大批的書畫從業者們,採取作坊的形式,分工合作,線描、渲染、設sè、書款、題跋、刻印、裝裱、流水作業、各盡所長,製作出大量的名家仿品來。這樣的仿品,一般稱之為“蘇州片”很多仿品,流傳到現在,各大拍賣場上經常可見,連博物館中,都有不少這樣的作品。
除此之外,河南開封,也匯聚著一大批造假高手,他們大都偽造書法作品,稱之為“開封貨”。
周夏現在也弄不清楚,這究竟是蘇州片還是開封貨,但有一點他是確信無疑的,這幅邢侗的臨王羲之《逸民帖》,絕對是老仿品無誤。
畢竟也是有幾百年歷史的老東西,有一定的價值,但和真跡相比,不管是價值還是價格,差距都還是蠻大的。要是以真品的價格,買這樣的仿品,還是很虧的。
由此,周夏也在琢磨著,要是現代的這些高仿品,經過幾百年之後,會不會也像現在這樣,享受這類老仿的待遇。
幽古思今,他也可以想象得到,當時蘇州以及開封,那種仿品市場,熱火朝天的景象。
既然已經確定這幅作品是老仿,周夏多瞄了兩眼,主要是記清楚上面草書《逸民帖》的內容,下次遇到同類的臨摹之作,能在第一時間反應過來,不至於傷透腦際去琢磨,到底寫的是什麼東西。
臨摹王羲之作品的人數不勝數,周夏也沒辦法研究出來,這幅作品的真正作者是誰,要是系統升級之後,能給予詳細說明,周夏倒是非常歡迎的,那得節省他不少的功夫。
可惜現在,距離升級還有些遙不可及,周夏也只能在不斷學習中前進。
周夏這鑑定速度,儘管他自己感覺已經很慢了,但在旁人看來,卻是相當神速的了。
閒著沒事,一直關注著他們幾個的王明正自然不用多說,他覺得周夏的鑑定就像是在走馬觀huā,尤其是需要從筆法、墨法、結構、造型等方面,對作品進行分析時,顯得很毛躁,感覺很快就得出結論來的樣子。這不,他都鑑定完兩幅畫了,徐耀輝和蘇曉茹才堪堪將他們各自的第一幅研究透徹,得出初步的結論。王明正覺得,最大的可能是,周夏肚子裡存貨不足,鑑定起來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顯得特別快。
當然,這兩幅作品本身並不常見,尋常人能聽說過他們的名頭就相當不錯了,更別說對他們的生平作品有仔細深入的瞭解。
王明正也沒見他用手機查閱資料,想必,他對這明代四大書法家之二張瑞圖和邢侗,最起碼,應該是知道名字的。
“師兄,你那邊兩幅都鑑定完啦!真是厲害呀,我這,還沒得出個結論來呢!”周夏過去蘇曉茹那邊湊熱鬧的時候,她也就這樣問他。
周夏笑著說“做鑑定,又不是比誰速度快。我們倆現在都差不多,別去想那些有得沒的,抱著學習的態度就好。”
蘇曉茹點頭,並感嘆說“他們的字寫得還真是漂亮,我這點字,根本
《都市鑑寶txt下載》 第5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