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四十五章 生意不錯 (第1/2頁)

芭蕉夜喜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你們今天干嘛去了,這個點就睡了?”錢小蝦狐疑地來回看霍惜和楊福。

“要你管。”

楊福沒理他,鑽到船頭霍惜這邊,問她情況。

“沒事,睡了一覺,好了。”

楊福鬆了口氣。錢小蝦狐疑地打量他們,總覺得這兩人今天過於神秘。

見錢小蝦左右打量他們,霍惜便說道:“我家要開雜貨鋪了,你幫著我們跟大夥說一聲,一會獎勵你幾粒糖果。”

啊?開雜貨鋪?

“你家不打魚了?不是才買了大船嗎?這就不要了?要去城裡開雜貨鋪了?那你家的大船賣不?”

錢小蝦也想要一艘屬於自己的船。

“就算賣,你也買不起!”楊福懟他。

錢小蝦一萎,是呀,他買不起。

“不是去城裡開鋪,是在船上開。水上移動的雜貨鋪。”霍惜解釋了一句。

又對楊福說道:“舅舅,你帶他去看看我們都添置了什麼,讓他開開眼,再帶著他去跟大夥說一聲,也好幫著咱家宣傳宣傳。”

“好勒。”楊福應著,勾著還一臉呆愣的錢小蝦去看他們備的貨。

這一看,錢小蝦的眼睛都瞪圓了,眼珠子差點掉下來。

這才買了新船兩天吧?這就備了這麼多貨了?水上雜貨鋪?

錢小蝦腦袋還木著,楊福卻已經到了自家船頭,跟大夥挨個宣傳自家的水上雜貨鋪了。

什麼?水上雜貨鋪?

嘶,這霍家可以啊。置了大船,竟是要做雜貨鋪!

楊氏和霍二淮站在船頭回復著大夥的疑問:“還要打魚的。咱本來就是漁民,不打魚吃什麼?”

“做雜貨鋪,是我們覺得買個東西,費工費時進城,太耽誤事。原是想著自家多備一點的,但後來一想,我們家有需要,別家應該也有需要,就多備了些。大夥可以上船來看,有布有糧食菜蔬,油鹽醬醋糖,碗盆碟筷,簍子簸箕麻繩,照明的油、燈蠟燭……”

話未說完,大夥齊齊上了霍家的船,紛紛進艙瞧熱鬧。

嘶,竟備了這麼多布?一個船艙幾乎都堆滿了。

“霍家的,這葛麻多少錢一匹?”

“一匹一百六十文,一尺是四文。可以拿銅錢買,也可以拿魚蝦蟹來換。”

這麼便宜?

“我要一匹!”“我要兩匹!”“給我留三匹。”

“都有都有。”

楊氏微笑地應著,一邊給大家拿布。她就知道葛麻好賣,哪怕一匹只賺十文,自家也不吃虧。

一匹葛麻,如果做窄袖短褐的話,成人能做兩身衣裳,還能餘一些布料給半大的娃子做一身。

要換洗,一個人至少要一匹。

桃葉渡停了二十來條船。

大夥這一買,葛麻就賣出大半,細麻粗麻棉布棉麻也有人幾尺幾尺地裁,但買的不多。

其他雜貨,也有人買。但賣空的竟然是四壇十斤裝的酒!

讓霍惜著實想不到。

她在內城外城轉了許多時日,知道衛朝酒業發達,京師不管內城外城,酒樓酒肆林立,就是各鄉鎮村落,釀酒作坊和燒鍋也是遍佈都是。

當初太祖剛建朝,糧食緊張,遂採取禁酒禁種糯米政策,大夥很是憋了許多年。後來政局穩定,又開放酒禁。

並且吸取兀朝稅賦嚴苛導致皇朝覆滅的教訓,採取低稅收鼓勵經濟發展。

對於酒政,不但取消榷酤和專賣,而且不專設管理機構,也不再單設酒稅,只把酒稅併入商稅,三十取一。

比之前朝前前朝,酒稅動不動四五成,已是極低。

又因太祖是貧苦出身,對於民間百姓釀酒釀醋,除了收百分之二的酒麴稅,不再徵收銷售稅。導致酒業蓬勃發展。

那釀酒工藝更是完善,制曲和蒸餾技術日臻成熟不說,酒的種類也越加龐雜。導致名酒輩出,比如山西的燒酒,江浙一帶的黃酒,最具代表性。

霍惜正是在城裡看到酒樓酒肆眾多,還有專門的小娘子給客人沽酒賣,想著順帶做點酒水生意。

便讓霍二淮和楊氏在鄉里村裡尋摸些鄉人自釀的黃酒米酒,收來賣賣看。

霍二淮沒捨得喝那精貴的酒,楊氏也不敢買多,只各買了兩罈子。沒想到,在桃葉渡初賣,夫妻倆忙著一酒提一酒提地打酒裝酒,竟是忙得不可開交。

片刻功夫,四壇酒就賣空了。

讓一家人不由

《戰朱門百度雲網盤》 第四十五章 生意不錯(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