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閱兵 (第1/1頁)
麥浪中的守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長長的炮車佇列緩緩前進著,後面跟著的是輜重車方陣。 一輛輛長約三米,寬約兩米,高一米五的輜重車車廂在兩匹馱馬的牽引下緩緩走來。 每排三輛輜重車,一共六排。 每輛輜重車上都站著兩名輜重兵,身穿灰色的軍服,背後是一支短管的火槍。 每一輛輜重車的車廂前後都有連線的卡榫。 這些卡榫能夠將每輛輜重車連線成一堵牆,在戰場上能夠結成車陣。 以前因為缺少足夠的火槍,只能給輜重兵裝備弓弩,現在輜重兵也全部裝備了短管火槍。 在輜重兵方陣的後方,一個全部穿著雪白軍服的方陣走來。 這些士兵一身潔白的軍服,踏著整齊的步伐緩緩走來。 頭上戴著白色的圓邊軍帽,軍帽後面則是兩條長長的深藍色飄帶。 每個人都雙手端著短管火槍,面色堅毅地向前邁步。 這正是海軍水兵組成的方陣。 水兵方陣人數約五百多人。 整齊的佇列,雪白的軍服,不禁讓周圍的百姓眼前一亮。 很多年輕小夥子都面露羨慕,而人群中的小姑娘們則是眼睛裡閃著愛慕的星光。 很快,又一個方陣緊跟著水兵方陣緩緩行進過來。 這個方陣卻是清一色的女兵,也同樣穿著白色的軍服。 白色的軍服上一個顯眼的紅色十字印在胸前。 白色的軍帽上也有一個紅色的十字。 這是醫護兵方陣。 英姿颯爽的女兵方陣再次讓圍觀的百姓發出一陣歡呼。 這是專門培養出的戰場醫護兵,大多數都是女兵。 現在龍城參軍的女兵也有不少,多數從事後勤工作和情報分析。 女兵方陣一出場,更是讓在場的年輕小夥子們激情澎湃。 女兵方陣後方則是身穿工廠工作衣的民兵方陣。 民兵們手中也都舉著燧發槍,意氣風發地邁步走來。 一個個方陣從龍城的城外走來,沿著龍城外寬闊的道路依次走過城樓。 朱君洛和眾大臣站在城樓上看著眼前一個個方陣走過。 每個方陣在經過城樓的時候,方陣前方帶隊的將領都會高喊口令。 然後方陣中的所有士兵都會朝著城樓舉槍行禮。 一個個方方正正的方陣邁著整齊一致的步伐,宛如一個整體。 城樓上的眾大臣也都熱血澎湃,很多年紀較大的老臣面色潮紅,眼含熱淚,下巴的鬍鬚不住地抖動。 所有人都被這威武雄壯的軍容所震撼,心中不由得生起對這個國家的自豪感。 他們是大明人,他們又不是那個沒落腐朽的大明人,而是欣欣向榮的新大明人。 他們繼承著先祖開疆拓土的榮光,擔負著拯救華夏的使命。 此時此刻,所有人都彷彿被注入了一種信念和精神。 這是一種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一種人定勝天的必勝信念。 此時此刻,所有人都為自己生為大明人而驕傲。 所有的方陣從龍城前面的大道走過後,整齊地列陣在城下。 朱君洛則走下城樓,在十六名騎士的護衛下,騎著一匹高大的黑色戰馬緩緩走出城門。 十六名騎士跟隨著朱君洛騎馬走向列陣計程車兵們。 每走過一個方陣,朱君洛的目光掃過每一名士兵堅毅的面龐。 朱君洛高聲喊道: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所有士兵跟著齊聲高喊: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在場的所有人也都齊聲高喊: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一聲聲高呼似怒吼般直衝天際。 天空中的烈日彷彿在這軍民一心的怒吼聲中更加明亮刺眼。 朱君洛檢閱完畢軍隊方陣後,又繞場一圈,不斷揮手向圍觀的百姓致意。 百姓人群中不斷髮出一陣陣歡呼聲。 隨後,朱君洛在騎士們的護衛下返回城內。 閱兵儀式結束,各個民間由百姓自發組成的團體則依次在寬闊的大道上走過。 有花團錦簇的花車,有鑼鼓喧天的鼓樂,還有載歌載舞的秧歌等等。 百姓們用自己的方式慶祝著這一舉國同慶的盛典。 而朱君洛則返回城樓上,和眾大臣們一起看著城外的這一番軍民同樂的景象。 朱君洛也意識到了建國登基的重要性,在這個年代,人們需要有一個效忠的物件。 而對於文官和軍隊來說,更需要有一個為之奮鬥的目標。 要有一個人來帶領著他們去實現這樣一個目標。 這樣才能實現他們建功立業的內心渴望。 如今華夏故土還存在的唯一一支皇室血脈就只有永曆帝朱由榔了。 但永曆帝一脈如今只能躲藏在貴州深山之中,更有傳言其被手下孫可望軟禁。 朱君洛有心去救出,但現在大員兵力嚴重不足,武器裝備也無法配齊。 只能想辦法不斷發展軍力,伺機將朱由榔救出來。 無論怎樣,這也是朱家的血脈,朱君洛不能見死不救。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龍騰美業即墨》 第126章 閱兵(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