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八十三章:朝令夕改,政不存矣,開辦錢莊 (第1/4頁)

帥帥辛普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殿內。

蘇長歌說完上三策之後。

寂靜無聲。

老皇帝和太子陷入沉思當中,權衡該不該推行攤丁入畝等一系列政策。

良久過後。

老皇帝緩緩嘆了口氣

“朕聽蘇卿家一言,頓覺此生光陰虛耗,時至今日方知何為治國之道。”

老皇帝語氣中滿是惋惜和遺憾。

蘇長歌拱手行禮。

“陛下之言,臣愧不敢當。”

“如太子先前所言。”

“大晉此時能四海安穩,百姓安康,全要仰仗陛下多年勤政治國。”

蘇長歌開口。

他這並不是虛偽客套。

作為皇帝而言,能保證在位時社稷安穩,就已經算是合格了。

但要論功績的話,若外不能開疆擴土,擊潰外敵,內不能使百姓生活溫飽,不用為一日兩餐而擔憂,談什麼功績?

“寡人愚鈍,唯有靠勤治國。”

老皇帝搖頭嘆息一句。

若是在今日之事前,他還能為此沾沾自喜,覺得無愧於先祖託付。

但現在,聽完蘇長歌的策論之後。

他頓時覺得這輩子白活了。

勤雖有用,但方向不對卻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原地轉圈,或者乾脆南轅北轍。

心中如此想著。

老皇帝瞥了眼窗外,然後轉頭看向太子。

“天色不早了。”

“皇兒,你送蘇狀元離宮吧。”

老皇帝開口。

“諾。”

太子起身,拱手行禮。

蘇長歌同樣起身。

“微臣告退,”

說完,兩人便在老皇帝目送下走出大殿。

待到走出一段距離後,太子開口道:“蘇狀元,你剛才提出的那番策論,字字珠璣,皆是治世之良言,本宮佩服。”

“你放心,為我大晉的江山社稷計。”

“本宮定會勸父皇推行此策。”

太子面露笑意,他已經被剛才蘇長歌的策論見解給深深折服。

有理有據。

每一條都既能強國又能富民。

自己能遇到此等賢臣。

乃是自己的福分,亦是大晉百姓的福分!

他相信,只要貫徹蘇長歌定下的國策方針,大晉很快將會迎來千古盛世!

到時百姓生活溫飽富足。

朝廷兵強馬壯。

大晉江山社稷將綿延千萬載!

而此時,聽到太子的讚歎。

蘇長歌淡淡一笑。

對於老皇帝或太子是否推行攤丁入畝等政策,他並不擔心。

真正的陽謀,便是在不影響別人,也不依賴別人的前提下,因勢利導,光明正大的讓對方達到自己所想要結果。

譬如說某位至聖偉人的策論。

依靠現實情況和規律來對一件事做全面分析,讓別人只能按你意願行事。

蘇長歌肯定是不如偉人。

但道理是相同的。

他將皇權被佃農覆滅的規律揭示出來後。

就算老皇帝或太子昏庸無道。

為了江山社稷。

除非能駁斥蘇長歌這套理論。

否則為了保障自身利益,皇權只能選擇妥協合作,按他規定的路線,站在廣大百姓這邊,與中上階級鬥爭。

而這樣一來。

即便不推行攤丁入畝等政策。

皇權也會想盡一切辦法。

推行其它善待、優待佃農的政策,保證皇權本身不被庶民顛覆。

到了這一步。

蘇長歌的目的其實就已經達成。

有了皇權作依靠。

百姓生活必然會變得比現在好。

心念至此,蘇長歌頓時感覺神清氣爽,臉上露出發自內心的喜悅。

一旁的太子看到這一幕。

並未多想。

只當蘇長歌是舒展心中抱負後的喜悅。

很快。

兩人一路寒暄來到皇城門口。

“辛苦殿下一路相送了。”

蘇長歌拱手道謝一聲。

“蘇狀元這是何言,你為大晉殫精竭慮,本宮相送一程何足掛齒。”

說到這裡,太子轉頭看向車伕和護衛,開口道:

《弟你再闖禍哥哥我就要篡位了》 第八十三章:朝令夕改,政不存矣,開辦錢莊(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