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西出蕭關 (第1/2頁)
楚人十八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五月初七,高峻山的一萬騎兵,以曹文詔為先鋒,賀人龍為殿軍,浩浩蕩蕩離開平涼向西北而去,沿著六盤山脈急馳三日,便越過瓦亭關,西出蕭關。
這次出征,除了曹文詔的三千鐵騎和賀人龍的二千輕騎外,還有紅軍友的四千虎豹軍和劉成功的一千火箭騎兵隊,留在平涼的守軍不足八千。
這次跟出來的,有吉雅和蘇葉娜。既然要與吉雅舉行大婚儀式,吉雅當然是要跟來的,而蘇葉娜卻是怕寂寞,也跟著吉雅出來了,當然她的護衛沙伊爾也一起來了。高峻山有心要在戰場上考驗一下沙伊爾,所以同意了蘇葉娜跟來的請求,他自己的護衛官是白文選和莊有福,張從留在了平涼,負責老營的安全。
萬餘騎兵沿途沒有遇到任何阻截,在途經的幾個堡寨,也沒有駐軍攔截,只有一些毫無戰鬥能力的老弱婦幼,他們守寨都不可能,更不要說對高峻山的部隊造成威脅了。
“這位大哥,出了啥事?寨子裡咋不見一個壯漢?”當隊伍來到新安寨的時候,隊伍裡一個百戶操著當地的土話,問一個在寨子邊割草的五十歲老漢。
“誰他媽是你大哥?你們這些該砍頭的反賊!”這個老漢突然罵道。
新安寨建在路的當間,要想往前走,必須透過這個寨子。高峻山下馬拱手道:“這位大哥一定是誤會了。我義軍一路過來,未動邊關一草一木,對邊民更是秋毫無犯,相信大哥您早有耳聞。讓我不明的是,為何我軍所經關塞,不見一兵一卒?”
老漢看了一眼高峻山,見他彬彬有禮,不像是傳說中的賊寇,於是嘆口氣道:“蒙部插汗虎墩兔以七萬之眾,犯我邊關,攻破沿邊數十堡寨,各寨邊軍全被總兵楊麒調往前線,哪裡還調的出人來守後方的堡寨?”
“原來如此。”高峻山安慰道:“大哥不必嘆氣,我等雖為流寇,面對外族入侵,身為大漢子民,焉能袖手觀之。請大哥開啟寨門,借我一條道,好前去殺敵。”
老漢其實是個老兵,他還真是守衛新安塞的頭目,“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之理他還是懂的,所以他主動開啟了寨門,讓高峻山的隊伍透過。
過了新安寨,隊伍前行了不過二十里,便碰到了潰退下來的邊軍,這些邊軍是固原總兵的人馬,曾與曹文詔共同討伐過義軍,所以很多人都認識曹文詔。
“曹總兵,你們終於來了!”一個守備以為這支人馬是明廷的援軍,一見曹文詔便熱淚盈眶地說道。
曹文詔認得此人,他是楊麒的部下、西固守備,姓虎名英。
曹文詔回禮後,問道:“虎守備,前線戰事如何?”
虎英告訴曹文詔,額哲的數萬大軍包圍了固原,總兵楊麒身負箭傷,困守在固原等待援軍,虎英的任務就是趕回慶陽府搬救兵。
高峻山得到訊息,囑咐曹文詔好言安慰虎英,並讓虎英將潰退的兵馬召集起來,一起去固原解圍。他這樣做是因為擔心虎英真的跑到慶陽府,招來明廷的大軍,這樣,對自己就十分不利。
當然,虎英很快就看明白了,這不是朝廷的軍隊,他不明白的是,為什麼曹文詔也在這支隊伍中,只是他不想多惹事,所以不敢細打聽。
穩住了楊麒手下的這個守備之後,高峻山下令就地安營,並派軍師劉鴻儒陪同吉雅一起去額哲的大營進行談判。
劉鴻儒受命與吉雅帶著幾個隨從,騎馬走了一天,便找到了額哲的大營,經過談判,額哲同意退兵,並退還邊民的財物,條件是高峻山無償提供三千石大米。
吉雅被他的哥哥額哲留了下來,作為三千石大米的人質,劉鴻儒隻身返回。
好在是春季,漫山遍野都是野菜,在劉鴻儒他們離開的當天,高峻山就命令莊有福出外挖野菜。挖野菜的任務向來都是張從和莊有福兩個去完成的,這是為了保證中微子大米-蔬菜交換儀的秘密不被洩露。
一石米等於一百二十斤,明代一斤約等於一斤六兩,也就是俗話說的“半斤八兩”,那麼,一石米就約等於一百八十九斤,也約等於一百公斤,也就一袋米的重量。
換句話說,就是莊有福必須挖夠三千籃子的野菜,才能透過中微子大米-蔬菜交換儀來換取三千石的大米。
他們每天挖到的野菜,大約能夠換取二百多袋大米,這樣,必須等待十餘天后,才能把吉雅換回來。
讓高峻山欣喜的是,這一次交換機竟然送來了一封信,一封他爸媽寫給他的信。
信紙很白,但是很皺、很粗糙。
《空降120》 第四十章 西出蕭關(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