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仿鳥築巢、構木為屋 (第1/4頁)
屠龍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齊敬之飛了半晌,前方那角影影綽綽的樓臺卻始終可望而不可及。
“常言道,望山跑死馬,此話果然不虛。”
他感慨一聲,立刻將心相神念沉入心頭那一點明悟靈光,這才發現自己先前只是在原地踏步,並不曾靠近那座靈臺分毫。
“在凡俗世間望山跑馬,再是如何遙遠,也終有抵達之時。然而換成我心頭這片虛空深谷,僅靠靈光指引、心燭照路,怕是還遠遠不夠,一味地矇頭亂飛,不過是在做無用功,永遠無法真正飛抵靈臺。”
齊敬之生出此念,當即停羽不飛、斂翼駐足。
他一邊細細觀照虛空,一邊喚出存於鶴履雙翅中的《青羽秘卷》,想要從中尋找到解決眼前困境的法門。
《青羽秘卷》作為玄都觀主親傳心授的仙羽正法,堪稱廣博深邃、玄妙精微,其中對於心相和靈臺修行自然是詳述備至,奈何齊敬之此前境界不到、感悟不深,此刻不得不臨渴掘井、臨陣磨槍。
他略一存思,便發覺哪怕自己今夜頓悟靈光、照見靈臺,卻依舊只能看清《青羽秘卷》中作為總綱的《金丹圖論序》,後續篇章仍是無緣得見。
在《金丹圖論序》的諸多條目之中,“心為君論”排在最前,講究以心為元神之舍,憑心意執掌造化,從而神服其令、氣服其竅、精從其召,終至於“雲收將放金烏見,一點靈光眼內明”,倒是恰好印證了齊敬之此時心相凝聚、眼現靈光的修行進境。
“眼者,神遊之宅也。神遊於眼,而役於心。”
“目不亂視,神返於心。神返於心,乃靜之本。”
“心靜則神全,神全則性現。”
齊敬之逐字逐句咀嚼一遍,因修行有所精進而略顯浮躁的心緒漸趨平靜:“是了,我方才雖已摒棄雜念、心目神遊而覓得靈光,卻又生出了對靈臺孜孜以求的執念,以至於目迷靈光、心蕩神馳,全無一點安靜之意,越是奮力振翅,就越是南轅北轍,不能返心鄉、見靈臺……”
他想通此節,心中頓時一陣清明,當即攬翅環抱、虛懷若谷。
“順水行舟,滔滔騰拔;逆流強駕,不日勞形。一旦回家,思鄉安靜。”
“故有為者,日用之心;無為者,金丹之用心也。以有為返乎無為,然後以無為而蒞正事,金丹之入門也。”
呼吸之間,齊敬之目不亂視、神返於心,整個人沉入了無思無為、綿綿若存之妙境。
與此同時,《金丹圖論序》中排在第二位的“神為主論”倏然亮起,句句經文自行跳出,徑直映入他的鶴眸之中,化作心燭丁火的燈油,令其火光愈發旺盛。
“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元神者,乃先天以來一點靈光也。欲神者,氣質之性也。欲神本微,自生以來,日長日盛,終至於遮蔽元神,如層雲掩日月,難返先天、不見真形。”
“修士欲棄日用而就金丹,必撥雲以見青天,得日月下燭,垂光照臨。”
“撥雲之法,曰以鏡察形,曰以事煉心。鏡能察形,不差毫髮,形去而鏡自鏡。以事煉心,情無他用,事去而心自心……”
“形去而鏡自鏡?事去而心自心?”
參悟至此,一輪燦如皓月的明鏡倏然浮現在怒睛青羽鶴的頭頂,其中映照出的卻是一個布衣草鞋的山野少年。
幾乎同時,一點靈光自鏡中少年的懷裡騰躍而起,望之好似一顆天星,圓陀陀、光爍爍,綻放璀璨赤金之芒,與鶴眸中的心燭丁火交相輝映。
“原來你在這裡!”
明鏡之下,怒睛青羽鶴悄然變回了少年模樣。
他與鏡中的自己相視而笑,同時手掌一翻,掌中赫然多出了一顆靈光天星,被其光芒一照,頓覺周身暖洋洋的,心相隨之愈發凝聚。
“鏡能察形,不差毫髮……這天地玄鑑懸在心頭,將我映照得纖毫畢現,其中既有光明自性,亦不乏陰私念頭,怪不得我這個區區感應境的小修士竟能招引來阻道陰魔,而那陰魔偏還能變作我的模樣。”
齊敬之從天地玄鑑上收回目光,端詳著掌中的靈光天星、光明自性,沉吟道:“既然被稱作金烏靈光,如今靈光已得,金烏又在何處?”
“師尊談及仙羽山傳承時曾有言,天地權輿,混玄黃於元氣;陰陽草昧,徵造化於洪爐。春榮秋落,四時變寒暑之機;玉兔金烏,兩曜遞行藏之運。”
“《青羽秘卷》集仙羽、天台兩家丹法之長,更是在總綱中提及,大道以金丹為用,烹烏煉兔、降龍伏虎,體天法象、以時易日
《嚼花椒有什麼好處》 第253章 仿鳥築巢、構木為屋(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