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26頁 (第1/1頁)

淺淡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低下頭。”小七已經比小杏要高出一些了,微微低下的頭比小杏還要矮一些,方便小杏將那個美麗的花環,戴在他的頭上。“好了嗎?”“好了!”小杏看著自己面前人比花嬌的小七殿下,感覺心裡漲的滿滿的,這個年紀的男孩本就是雌雄莫辨的年紀,再加上小七姣好的容貌,和桃花的映襯,自有一種動人心馳的魅力。讓小杏忍不住臉紅。“好看嗎?”小七翹起的嘴角已經落不下來了,他迫切的想要看到自己的樣子。“好看好看!走,我們到那邊的小溪那裡看!”兩人又手牽手走到了小溪旁。潺潺的流水從山上流到山下,清澈的水面下,小指粗細的小魚正在溪底鵝卵石的縫隙中穿梭。溪邊的草叢上,一隻只色彩鮮明的蜻蜓正悄悄的落在上面,在小杏和小七靠近的一瞬間,又振著透明的羽翼,飛到了小溪的另一邊。坐在溪邊的青石上,小七對著溪邊照了又照,雖然帶上花環總覺得缺少點男子氣概,可是這是親愛的小杏送的花環呀!所以小七依舊覺得帶上花環的自己帥氣的不得了,就連頭髮,都顯得更加有光澤了。對溪攬照的小七被小杏的花環迷得挪不動腳步,一動不動的顧影自盼,小溪邊的蜻蜓卻被這個忽然冒出來的大傢伙嚇了一跳。嚇了一會兒之後,這大傢伙一動不動了,蜻蜓們試探了下,發現似乎是安全的,於是又歡天喜地的飛了回來。有個藍色的小蜻蜓膽子大得很,看著這個溪邊的怪傢伙一動不動,忽然對他腦袋上那個綠色的枝條起了興趣。唔,這個綠色的是什麼草的葉子呢?好像沒看過呢,不知道能不能嚐嚐味道?於是大膽的小蜻蜓就這麼落在了花環的上面,當聞到清甜的花蜜香味的時候,更是整隻蜻蜓都被燻得昏昏欲醉,這味道太棒了!忽然,身下的大怪物動了起來,嚇得小蜻蜓一個激靈,飛速的跑到一邊,當發現大怪物似乎越走越遠的時候,小蜻蜓衡量了下,還是停下了自己的翅膀。唔,家人還在這邊呢,不能聞著那好聞的香味就跟著走掉呀!萬一找不到回家的路怎麼辦?小杏和小七誰都不知道有個小蜻蜓曾在自己的花環上短暫的停留,兩個人看著雙方頭上的花環,都是翹起了嘴角,忍不住笑了。快樂的日子總是短暫,經過幾天的修養,袁大人的身體顯然好了很多,密切關注袁大人身體的村民們自然 而村民們給袁大人的準備當然不只有一些吃的喝的, 還有玩的呀!只是因為袁大人年紀大了,一些娛樂專案已經不再適合,所以村民們商量了下, 最終決定了兩個專案, 一個是儺面,另一個, 就是袁劇了。儺面很好說,是一種帶著面具舉行的儀式, 有祭祀神靈、祖先乃至禱祝慶祝的方式, 而袁劇, 卻是近些年來,剛剛興起的一種戲劇方式,也是江南獨有的戲劇。和傳統的京劇、越劇都不相同, 無論是京劇還是越劇,在戲劇的表現方式上都是偏文學和藝術的,更青睞於一些有文學水平的人聽,但是袁劇, 卻源於底層,準確的說,是源自於迎柳村。村民們的感激很淳樸, 在第一代村民逝去之前,怕之後的子孫後代忘記袁大人,於是就將一些道聽途說的有關於袁大人的事蹟以戲劇的方式流傳下來,這也是最早期的袁劇。早期的袁劇村民們都不懂得樂曲乃至文學, 都是依靠口口相傳,編演的臺詞進行互相解說,以至於早期的袁劇很是尷尬無聊,也只有在無趣的鄉間才能夠流傳開來。後來的時候,感覺光有對白沒有背景的袁劇太過無趣,於是一個曾經學過一點點曲譜的青年,開始給這個戲劇編譜。編譜並不是輕易的事情,只有千錘百煉,才能得到成熟的曲譜,這個青年編了許久也沒編成功,忽有一日,看到村中說唱袁劇的村人正搖頭晃腦的敲著石頭說,給了譜曲青年以極大的啟迪。於是不擅長譜曲的青年就這樣放棄了譜曲,反而開始給袁劇配上節奏。是的,就是節奏!採用簡單的鼓和番邦傳來的三角鐵樂器,迎柳村的人開始了第二次關於袁劇的磨合。而這一次,袁劇就顯得有模有樣多了,加了節奏的對白也顯得輕鬆有趣,詼諧無比,再加上樂器還能模仿一些情緒的變化,比如某段傷感時,就只用三角鐵敲擊,便顯得空靈,渲染出悲傷的氣氛。這是袁劇的第二階段。就算再好看的袁劇,幾年只有一部劇,恐怕也會看膩,所以在袁先生的故事之後,又有人開始組織第二部戲,只是這一次,無論是磨合還是速度,就都要快的多了。

《這個皇宮有點怪免費閱讀》 第126頁(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