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四九章 我知道 (第1/2頁)

文飄過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石秀縣,有在四大城門之外開早市的傳統。

在早市裡,既有天還沒亮,就從四面八方趕來售賣土產或山中野味的農戶、山民,也有揹著貨匣,叫買針頭線腦、零碎布料的小商販。

城裡的人們,如果想買鮮新而又價廉的土特產,往往會清早出城,去趕早市。

第二天清晨,沈雲退掉房間,出城門,也去趕城外的早市。

不過,他不是為了買野味,而是去打聽小溪村——這估計又是一個和牛頭坳村一樣的小山村。他在石秀縣的地圖上也找不到這個名號。昨天,他在東安集裡也打聽了一番,沒有一個人聽說過它。

想到當年帶他們出野雞嶺的那幾個獵戶有說過,他們經常出來趕早市,他決定出來碰碰運氣——不敢奢望能一步到位,碰到洪大爺他們本人,能打探到小溪村的方位,他就謝天謝地了。

然而,他的運氣真不咋的。在早市裡轉了將近個把時辰,碰到山民、農戶穿著的人,他便上前打聽。結果,被問之人皆是一臉茫然的搖頭。

“不知道。”

“沒聽說過。”

眼見著空地上的人越來越稀少,早市快要結束了,沈雲不免有些心灰意冷——身逢亂世,滅頂之災往往瞬間就會毫無兆頭的降下來。莫非小溪村也和牛頭坳村一樣,遭了大劫?

這個念頭剛一冒出來,他趕緊的呸了又呸,心道:大吉大利!不是所有的山民都跟我們牛頭坳村人一樣倒黴的。

正在這時,遠遠的又有數人結伴,肩挑手提的,風塵僕僕往這邊趕來。為首的是一名壯漢,他一邊挑著擔子快走,一邊回頭催促同伴們:“快,快走。早市要散了……”

這也許是今天早市的最後一拔人。如果跟他們也打聽不到,就得明天再來了。沈雲打起精神,迎上去,攔住為首的壯漢:“這位大哥,勞煩你,聽說過小溪村嗎?”

“沒有哩。”壯漢挺著急的,匆匆應了一句。

“這位小哥,我們真的不知道你說的這個地方。”跟在後面的一名大叔連忙補充了一句,“我老弟性急,你莫見怪。”

“勞煩了。”沈雲笑著搖了搖頭,讓到一邊。

看來小溪村不好找。

待到早市散了,他重新回到縣城裡,在城門附近找了一家客棧住下,做好多打聽幾天的準備。

他必須找到小溪村,找到洪大爺他們幾個——說來慚愧得很,他心心念著要報仇雪恨,然而,卻連回牛頭坳村的路都記不得了,只能靠洪大爺他們指路。

東安集的一間客棧裡。

古老二和古老三幾乎是前後腳的回到客房裡。

兩兄弟又是一無所獲:

“那條巷子聽說是在兵禍以前就燒成那樣了。最裡頭的,是一家叫做‘劉家拳館’的老拳館。沈雲立墳祭拜的‘劉爺爺’應該就是那拳館的老僕老劉頭。據說,當年的大火就是從劉家拳館最先燒起來的。那晚是正月十五。這裡有鬧花燈的習俗。大多數人都出門看花燈去了。所以,起火時,來不及召攏人手救火。起火之後,拳館的人,包括老劉頭都沒有再出現過。至於沈雲,我打聽過的人都說,劉家拳館在老館主死後就敗落了。新館主只在十幾年前招到了一個徒弟。他們記得那徒弟好象是姓傅。他們沒有聽說過沈雲這個名字。在拳館被燒的前幾個月,老劉頭身邊帶了一個小男孩幫著跑腿。聽說,那是他的遠房侄孫。我跟他們說了沈雲的相貌,他們都說不相像。”

“我跑遍了山腳的村子。沒有一戶姓沈的人家,也沒有叫‘九姐’的女娃。名字裡帶‘九’,或者是同音的,找到兩個。一個才三歲,另一個是五歲。我親自去她們家看過了的。”

也就是說,剛發現的兩條線索,又斷了。

古老大撓頭:“我這邊倒是新發現了一條線索。沈雲一大早就去城外趕集了。他在集市裡挨個的打探一個叫做小溪村的地名。不過,他問到集市散了,也沒問到。”

“小溪村?”古老三愣了一下,“是大小的‘小’,溪水的‘溪’嗎?”

“對對對,正是。”古老大連連點頭。

“問到集市散了,也沒問到!”古老三喜上眉梢,“他應該來問我呀!我知道的!”

古老二狐疑的問道:“你從何得知的?”

古老三如實道來:“前年,我們不是來過這裡嗎?那次,我出城去打探訊息。正好看到守城的狗兵為難兩個山民。我看不過去,幫那兩個山民解了困。他們就是小溪村人。那地方在老山裡,地兒挺偏的。

《乾龍正大街56集》 第一四九章 我知道(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