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02章 拜謁皇陵 (第1/2頁)

陸一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午膳用罷,臨濠的大小官員,正式覲見。如今朱標是監國太子,手裡有權,官員們怎能不拜見述職。接待一干人等,場面話說了一大堆,勉勵他們要教化地方,勤於政務,不可懈怠,辜負聖恩。 二月初一。一大早,丘民和陳世舉奏請前往皇陵,朱標也不耽擱,吃了早飯稍事休息就打起儀仗,從南門出了臨濠城。 皇陵位於臨濠舊城南面約七公里處,是朱元璋父母的墳塋。朱元璋父母死於元至正四年四月,當時因家貧,喪葬極為簡陋,連個像樣的棺材都沒有,只能草蓆一裹。後來,朱元璋出家當了和尚,依舊沒有改變困苦的生活。不甘碌碌的他毅然棄僧從戎,參加了紅巾軍,最終成就帝業。 皇陵初建於元至正二十六年,當時朱元璋受封吳王,立即命人修繕父母陵寢。此後,朱元璋不僅自己多次拜謁皇陵,還命朱標、朱樉等人前來祭祀,可見其對親情的看重。 洪武二年朱元璋下詔在臨濠興建中都新城,捎帶著把父母的陵寢培土加封。洪武八年,罷建中都,但是皇陵的建設沒有停,用中都餘材,再次營建父母之陵。 洪武十二年,皇陵建成竣工,朱元璋父母的百年之所從平民百姓的墳塋升級為帝王級陵墓。皇陵整體呈回字型,內外各四門,內城四門上皆有殿宇式的明樓,城內有護所、享殿等設施,可以說一般皇帝陵寢有的,它都有。陵前豎立高大的皇陵碑,上刻朱元璋親自撰寫的‘大明皇陵之碑’六個大字。 當然了,現在的皇陵還遠遠沒完成,內外城垣尚不見蹤跡,只有高大的封土堆,墓碑以及享殿等一些設施。當日,朱標兄弟二人先到了感恩殿,略作休息,更換皮弁服,等候通知。 半個時辰後,祭祀儀式正式開始。在引導官的帶領下,朱標、朱樉直驅陵前享殿,身後跟著臨濠府的大小官員,神道兩邊站立著舉旗打幡的皇陵衛軍士。 此次出行謁陵,沒有內侍官跟隨。因此,祭奠儀式中除重要崗位由禮部、太常寺的人擔任外,其餘小角色都由祖祭署和皇陵衛的人充任。所用祭器,有破舊損壞的,禮部帶有新的以供更換,祭品則是由守陵戶供給。 皇陵享殿作為陵區內最重要的建築,規模頗大,為典型單簷廡殿頂,正面闊七間,深三間,位於一米高的漢白玉基座之上。朱標兄弟二人進入殿內,官員只能立於殿外廣場。殿內正中供奉朱元璋父母的神位,供桌之上擺著豬牛羊三牲,五穀雜糧、當季的各種蔬果,盤盤碗碗的,滿滿一桌。供桌再往前,設有兩個拜位,相隔大概一米遠。 奏樂聲響起,禮讚官高唱俯興跪拜,太常寺少卿陳世舉上前誦讀翰林院事先擬好的祝文:‘惟我祖宗積德於世,茂子孫於天地之間,今以家為國,建陵於濠,以慰哀思……皇祖考妣,既淳且仁,弗耀其身,克開嗣人。今子孫開枝,家事興旺,謹用祭告。’ 祝文頌畢,再次跪拜。既然是祭祀家祖,朱標覺得還是說點兒心裡話,顯得親切。於是,在上香之後心中默唸:“爺爺奶奶在上,孫兒來看你們了。雖咱們從沒見過面,孫兒厚著臉皮請求保佑,平安百歲,子孫滿堂。” 朱標覺得他算是很虔誠了,又和爺爺奶奶說了悄悄話,祖宗應該會保佑的吧。一向重視親情的朱元璋,先後三次來皇陵祭拜,朱標也已經來過兩次了,要不是死的早,還會多來幾次。朱棣繼位後,也來過四次之多,想來是受了朱元璋的薰陶。 可惜,後嗣之君雖然對皇陵多有修繕,但卻沒人親自來過。遷都北京之後,路途遙遠,皇帝來一次太麻煩了,一般都是遣官祭拜。要說皇陵太遠,來得少還情有可原,可萬壽山的陵寢,也不是每個皇帝都去過。 有明一代,只有明宣宗朱瞻基、明世宗朱厚熜以及明神宗朱翊鈞三人而已。其餘的都是在太廟、奉先殿以及祧廟等處遙祭。皇帝自身不夠勤快主要原因,但是出行一次耗費頗多,也是不可忽視客觀因素。 著名的《出入警蹕圖》描繪了萬曆皇帝拜謁萬壽山祖宗陵寢的盛況。儀仗隊伍規模浩大,隨行人員眾多,車駕鹵簿,場面十分壯觀。排場之大,光從畫卷的長度超過二十多米就可見一斑。 “要是能順利過了洪武二十五年的鬼門關,我一定多來幾次,感謝爺爺奶奶的救命之恩。以後真要遷都北平,確實難有機會再來了。”朱標暗道。 扭頭看了看旁邊的朱樉,他也在小聲嘀咕著什麼,聽不太清,想必也是私事。禮讚三拜之後,朱標起身,由引導官引出殿外。至此,祭祀儀式就沒有朱標的事了,返回感恩殿,更換常服。享殿那邊,眾官員繼續行禮拜謁,差不多一刻鐘也完畢了。 謁陵活動結束了,朱標此次的任務順利完成,他現在就等王二牛和李大力的暗查結果了。算下來,他們才出城不到兩天,想必尚未打探清楚。 他這個太子滯留在臨濠,恐怕讓地方官員也有所收斂,朱標決定儘速離開,於是開口問朱樉:“

《朱標重生的小說》 第102章 拜謁皇陵(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