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百三十七章 第一批賑災糧抵達 (第1/1頁)

長安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鄉親們!” “聽本官與你們說說幾句真心話。” 看看這些百姓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可恨,自己不上前,那些百姓也不上前阻止,戶部右侍郎昌文彥再繼續說來。 “本官知曉。你們呢,是真真正正的不想讓咱官府,咱朝廷調取這林安府糧倉的存糧。可你們是不知道吶,幾月前,庾司幾位官員聯合京城孫曹客棧將這些存糧賣至了不知何地方。” “後來,當朝的兩位丞相知曉後,立即定了他們的罪,可糧食終究是找不回來了。如今,江萊一省災情再起,糧倉中存糧早些時就已用於江萊賑災,哪還有什麼存糧。” “江萊一省,號稱魚米之鄉,鄉親們知曉吧?” 戶部右侍郎昌文彥一問,只見部分百姓點點著頭,卻一話未說。 昌侍郎再繼續說來:“或許鄉親們不知曉,江萊一省在大墨來言,是每年收上來的存糧是最多的。每次大墨有任何災情,賑災用的也大多是江萊的米。” 到此,昌侍郎再繼續問來:“諸位鄉親們可還記得當年的颶風?” 瞧見,昌侍郎此話一問,有搖著頭的,有點著頭的。 “當年颶風,南中、南餘、廣南三省受災嚴重,當時朝廷將大部分賑災糧用於賑災,而這所用的賑災糧就是江萊一省的。” “若是沒有收上來如此多江萊一省的存糧,恐怕今日...本官所瞧見的不是你們這麼多身強力壯、拿著傢伙的鄉親們了吧?” 戶部右侍郎昌文彥的這麼一說,這些一個個拿著傢伙百姓的手似乎握得不是那麼緊了,片刻後,皆將農具放了下來。 見著如此場面,戶部右侍郎昌文彥微微一笑,看向了一旁的林安府知府張得章:“你看,話還是有些用的,多學著點。” 一聽昌侍郎這麼一說,知府張得章可謂開了眼界:“多謝昌侍郎教誨。” 瞧著已經準備不反抗但還未走的百姓們,戶部右侍郎昌文彥又多言了幾句話來:“鄉親們!都回去吧!這些存糧關乎江萊一省的鄉親們吶,糧食沒了可以再種,人命沒了那可是真的沒了。” 一說,這些百姓嘆了口氣,部分人搖了搖頭,散開去了。 百姓們一走,這林安府糧倉的大門可算是看得見了。 果然吶,越大的地方東西就是越好。 這林安府的糧倉修建得很是堅固,兩座大門全是用很重的鐵打造而成。 “張知府,請。” “昌侍郎先請。” 見著戶部右侍郎昌文彥往著走去了,一旁的幾位官員方才跟了過去。 走到糧倉門邊,瞧見兩把守守著。 “小的見過知府、侍郎。” “把門開啟。”張知府說了句。 “是。” 應後,這一把守將鑰匙取出來,一手抓住這城門上的銅鎖,將鑰匙懟進去,擰了擰。 擰後,兩把守同心協力,推開了這糧倉的大門來。 一開啟,瞧見裡面有著一個接著一個很長的棚子,棚子底下正放著一袋袋糧食。 糧食底下還用木條之起,應當是防止糧食與地面接觸,從而使地面的潮溼引起糧食變壞、發芽等跡象。 “張知府。” “下官在。” 看著面前的這些棚子底下的糧食,戶部右侍郎感興趣著問來:“這糧倉有多少存糧?” 知府張得章大概回想了下,片刻後回了起來:“回昌侍郎,大概一千石左右吧。” 聽後,侍郎昌文彥不再說些什麼,在這糧倉饒了幾圈後方才繼續說起話來。 “好了,張知府。既然百姓已無阻攔,你儘快命人將這些糧食運往江萊一省,不得有誤。”昌侍郎吩咐著。 “是。下官定平安將這些糧食運往江萊。”知府張得章承諾著。 “好,本官就不多久留了,還有其他州府還等著本官親自去處理。” “下官送送昌侍郎。” 解決好了林安府百姓阻撓這存糧的事,戶部右侍郎昌文彥不敢懈怠,匆匆趕往其他府州縣。 然,此刻還在金陵城等著訊息的欽差大臣岑文星也終於等來了好訊息。 “岑欽差、祁知府,賑災糧已經到府衙門口了。” 一聽這話,知府祁紹元樂開了花,欽差岑文星更是高興得放下了手中握有正寫著字的毛筆,匆匆走了出來。 當然,更高興的應該就是那位被欽差岑文星罰幾日不得進食的同知陸莊了吧。 果然吶,現在看來還真如同幾日前他自己所說的那樣,身子確實瘦了許多,臉上看起來似乎也沒有幾日前的精神了。 “賑災糧到了?”同知陸莊有些不敢相信,害怕這是欽差岑文星折磨的手段。 瞧見,這衙役滿臉笑容,高興的點了點頭:“就在衙門口呢。” 一聽,比誰都高興的同知陸莊匆匆往著府衙門外快步走去。 見著同知陸莊如此模樣,一旁的欽差岑文星一臉笑容,連同知府祁紹元也樂開了花。 二人不慌不忙的走了出去。 瞧見,果如這衙役所言,幾輛運有賑災糧的馬車停在衙門口。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墨染流年江山祭》 第一百三十七章 第一批賑災糧抵達(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