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1/4頁)
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地揪住了二太太的領襟,顫了聲地責問,你想毀了她肚裡的孩子,是不是? 二太太的一張粉白嬌嫩的臉剎時被憋得彤紅,但她依然睜著一雙明亮的眼睛望著大老爺,絲毫沒有畏懼之意。 大老爺於心不忍,又把二太太鬆開了,但他仍然想知道二太太的心思,問她,你究竟為了什麼?  
第五章(9)
二太太說,什麼也不為,我剛才說了,你聽見的。 這樣一來,大老爺便無心思再對二太太有什麼特別交待了,二太太的行為讓他這次出行變得格外憂心和沉重。但是大老爺不能再改變了,他必須去天津。 大老爺沉默了一會兒,對二太太說,善待大太太,她肚裡有我的骨肉,這關係到保和堂的生死存亡!然後心情非常複雜地看了一眼二太太,出了屋門。 二太太倚著門框衝著大老爺說,我等著你回來。這意思有一半是告訴大老爺她不會做對不起他的事。 大老爺回頭看了看二太太,燈光從她的背後照出來,二太太的臉很朦朧,但那身子的輪廓卻非常美妙。大老爺就想起跟她在被窩裡的時候,但是大老爺沒有停下來,他不知道跟二太太的緣分是否已經盡了,這對於大老爺來說,幾乎沒有比這更使他悲觀的了。 大老爺走了,二太太久久地倚在門框上,淚水順著臉龐汩汩地往下流,她心裡不斷地重複著一句話,這是咋的了? 事實上,二太太不可能把她和大老爺的事告訴大太太,那只是一種設想,現在有可能弄假成真了,那結果會是什麼樣子?二太太老是一顆心懸著,想著索性借大老爺的口把這件事捅破了,挨刀也好,下油鍋也好,聽天由命算了。 這一夜,除了二老爺酣睡了一宿之外,大老爺大太太和二太太各懷心事,沒有一個睡得安寧。 第二天,陽光極好,民國七年的春天總是陽光燦爛。大老爺帶了護院房的一個年輕小夥子,騎了兩匹趕腳的騾子上路了。 二太太和高鷂子以及送行的人都站在鎮口上,看著大老爺他們拉著騾子從大西河的冰面上戰戰兢兢地走過,上了官道。大西河比較平坦的河面上結著冰,冬天封河以後過大西河不用走偏道。 修石橋的事也是定在今天破土動工,但大老爺不能參加了,他把這件大事託給了鎮裡最有建築才能的石匠石碌碡和木匠蛆糊嚕,保和堂答應出的錢糧由二太太撥給他們。 大老爺走了,保和堂一如既往,並無什麼變化,留下來的長工出外打柴,有的修補山地的地堰子,這些由長工房帶工的老佟安排,二太太不用操心。 二太太真正操心的應該是元宵節,這個自古被人們視為熱鬧的節日在玉斗風俗如舊,除了吃喝,人們在自家門上掛起紅燈籠,晚上鄉下的人都到鎮上來觀燈看戲,一般是請紫石口的紅雲戲班唱。 二太太跟大太太商量了元宵節各灶上的飯食,然後將去年掛過的紅紗燈籠從倉庫裡翻出來,讓作坊裡的巧手夥計修補好了,準備在晚飯之後掛在大門口。 玉斗人元宵不吃湯圓,吃油炸糕,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乃至更久遠的時間以後,玉斗人很可能依然會保持這項風俗。油炸糕永遠比湯圓好吃!追究起來是因為玉斗不出稻米,當然也就沒有糯米。沒有稻米的玉斗人善於種黍子,黍子的籽實在去殼以後的形狀與小米非常相似,但它不叫小米,叫黃米,有黏性,二者的區別如同大米和糯米一樣,你得細心辨認才行。把黃米和黃玉米稍煮之後碾成面就是糕面,油炸糕是將和好的糕面蒸熟之後,搋好,揪成劑子,裡面包上紅糖,再上油鍋炸,這是京西太行山區人最奢侈的吃法。 保和堂蔣家每年元宵節的晚上必定吃這種奢侈的油炸糕,並且是所有灶上都吃。二老爺在元宵節這天吃晚飯的時候從外面匆匆趕回來吃了油炸糕,並且喝了小半壺衡水老白乾,但沒有喝醉。 出人意料的是吃了油炸糕的二老爺沒有趕著去勾八的賭場裡押寶,而是讓絲紅沏了一壺茶,就在大老爺常喝茶的堂屋裡,坐在八仙桌子旁的紅木太師椅上,用一根笤帚杪兒剔著牙,嗓子裡哼著調門尖細的河北梆子,一不是強盜並賊寇,二不是壞人把城偷。 這是《三家店》裡的唱腔,英雄好漢秦瓊在落難之後,被押解途中唱的,這段戲唱得最好的應該是紫石口紅雲戲班的當紅老生沈西樓,那是一絕,但是紅雲戲班一般不唱《三家店》。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五章(10)
二老爺其實嗓子不錯,頗有唱戲的天分,可惜沒生在紫石口,生在了豪門大宅的保和堂,並且一生痴迷賭博,對唱戲基本上一竅不通,他是瞎哼哼,連戲迷都算不上。 大太太給二太太攙著在堂屋裡坐下了。大太太笑笑說,老二,你這一嗓子要是串戲班子準行,要不保和堂立個戲班子
《花流年小說》 第1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