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6部分 (第1/4頁)

懷疑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故遣淮淼模�緩勸撞緩勸 !�

趙本華搖了搖頭,乾脆不理錢放,看起手裡的扳指來。

“這位叫鍾慶,也是我們市裡的有錢人之一,做房地產的。”

對於亭子裡另外一個老人,莊傑卻是很熟悉,馬上就給方明還有周雅芳介紹起來。

眾人輕聲的打完招呼後就安靜地坐著,擔心打擾趙本華。

方明向趙本華看去,他發現和之前錢放一樣,剛開始的時候臉上的神色還很平靜,但慢慢地就嚴肅起來,到了最後更加是開啟店裡的一個特製的能夠發出如雪一般白光的燈仔細地看了起來。

“趙老頭,這東西到底怎麼樣?別裝得這樣神神秘秘的。”

“砰”的一聲把手裡的茶杯放到桌子上,不耐煩的錢放大聲說道,趙本華這一看足足看了半個小時,還不時拿起放大鏡仔細地看所有的部位。

“啪”的一聲把燈關了,趙本華看著錢放頭疼地說:“我說錢老頭,你就不能小心一點?那可是兔毫盞!”

兔毫盞是瓷器名窯之一的建窯最有代表性的瓷器之一,因為在黟黑色的釉中形成均勻而細密得就像是兔子身上的毛一般的筋脈而得名。北宋的蔡襄在《茶錄》中說過:“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熱難冷,最為妥用,出他處者皆不及也。”

“哼!這種東西在別處罕見,你趙老頭這裡收了十二對,現在這幾不過是藍兔毫,你如果把銀兔毫拿出來,我自然會小心翼翼的。”

錢放很顯然並不領情,對於自己的老友,趙本華也只能搖頭苦笑。

“兔毫盞分為‘銀兔毫’、‘金兔毫’和‘藍兔毫’等,其中最貴重的是‘銀兔毫’。”

周雅芳知道方明不知道這個,所以壓低聲音簡單地介紹起來,不過她心裡也暗暗吃驚,像趙本華這樣的收藏家藏有兔毫盞一點也不奇怪,但是有十二對特別是藏有“銀兔毫”那就讓人吃驚了。

銀兔毫釉面顏色紺黑如漆,晶瑩溼潤如玉,表面佈滿的筋骨脈呈現銀白色,特別是用來泡茶時就像是玉兔子身上的毫毛一般閃閃發光,而且是浮在水裡的那種發光,絕對是讓人驚歎世界上怎麼會有這樣的寶物。

當然,這樣的東西世所罕見,周雅芳雖然出家世家,但這樣的東西也只是幾年前見過一眼,卻沒有想到趙本華竟然也有收藏。

“趙老,這扳指怎麼樣?”

對於兔毫盞方明雖然也很好奇,但眼前來說他最關心的還是趙本華手裡的那一枚扳指,而聽到方明這樣說,所有人也都“齊刷刷”地看向趙本華!

第9章 板指

夜風吹來,刮過湖面之後吹到亭子之中,吹在人的身上相當涼爽——這對於夏日的人來說絕對是一大享受。

所有人都看向趙本華,但他卻沒有馬上就直接回答方明的話、沒有直接說出大家都關心的那個答案,而是說:“你們對扳指有什麼瞭解?”

扳指這樣的東西屬於收藏之中的雜項、小項,一般來說了解的人或者說精通的人不多。

扳指漢族就有,而且與滿族或者是蒙古族的不一樣,一般來說漢族的扳指從側面看是梯形的,即是一邊高一邊低,而滿族和蒙古族的一般來說則是圓柱體,在滿語之中的發音則是“憨得憨”。

周雅芳點了點頭,說:“折指又叫‘班指’、‘搬指’、‘梆指’,最初的時候是古代拉弓射箭的時候戴在大拇指上的一種工具,主要的目的是用來保護大拇指不受傷,後來慢慢地就演變成一種裝飾品,從質地上來說有玉、木、持金等,歷代之中對扳指最情有獨鍾的就是清朝,而其中又以乾隆最為喜歡。”

滿族人的生活習俗是從半農耕半遊牧而來的,進關之後雖然說有了很大的改變,但還是保留著很多以前的習俗,其中扳指就是其中之一。

清太祖努爾哈赤自從統一了建州、葉赫等創立八旗君老謫巴東以來,就要求滿族八旗子弟自小到所屬旗下的弓箭房練習射箭,而射箭的時候就要佩戴扳指用來保護手,因此最初的八旗子弟無一不重視擢扳指。

入關之後,滿族人通常是用鹿骨來製作扳指,最初是呈現出黃色的,用得久了就會變成淺褐色,其中又以有眼的最珍貴。

趙本華看了一眼周雅芳,他倒是沒有想到她會說出這樣的一段慶來,之中可以看出她對於扳指至少是有了解的,現在玩古董收藏的人往往都把精力集中在瓷器、青銅器或者玉器上,扳指這種東西基本上很少人去關注。

一邊把玩著手裡的

《天才收藏家白馬神txt下載》 第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