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55章 天下不安 (第1/2頁)

聽風畫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青城山。

修道者眾,以五嶽丈人寧封真君為主。

但寧封真君並未建道場,開府門,沒有稱宗做祖,山中修士,多閒雲野鶴。

不過,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修道之人,清靜無為,卻因為各自修行道果不同,難免要爭個高低。

如今青城山上,大概分符籙、金丹、煉氣三派,各有玄妙,以前沒少切磋。

可是,隨著白帝城的興盛,三派信徒、香眾漸少,寧封真君奏表天庭,不但沒覆滅白帝城,反倒讓那城主沈倫封了仙職,寧封真君見此,撒手不管。

不得已,三派私底下密謀,聯合白帝城周邊道觀,準備反擊。

因為沈倫得授仙職,以及巫山神女庇護的緣故,正面搞,沒機會,只能使些陰謀詭計。

劉建之事,便是一次試探。

若無意外,還會有其它算計。

但是,現在他們已經沒時間算計白帝城,因為,長安城的風暴,已經從中央席捲到地方。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道家,亦在其中。

劉徹剛登基時,還有竇太后、館陶公主壓著,封禪泰山的事情,隨著主謀趙綰、王臧自殺,各種改制被廢止。

隨著竇太后去世,劉徹掌權,接受董仲舒的思想,任用主父偃,設太學,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讓這個王朝從“無為而治”的黃老學說中甦醒,儒生走進朝堂,道人方士遭驅趕。

人發殺機,天地反覆!

作為一國之主,皇帝的詔令,影響著國土所至,天地氣機變化,故而皇帝詔書,可封神,可誅仙,當然,這代價是漢朝國運,若封良善神仙,治理一方山精鬼魅,井井有條,便可反哺國運,延長國祚,若封邪神,為禍一方,國運自損,頃刻覆滅,因此封神誅仙的聖旨,往往慎之又慎,不會輕下。

當“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擴散到漢朝天下,這片天地的氣機,自然開始排斥其餘百家,最受影響的,當屬各地修道之人,天地氣機壓制之下,修行起來,元氣晦澀,稍有不慎,便走火入魔。

神仙不在此列。

為何?

得益於“天人感應”中“君權神授”的說法,仙神們並未受到影響,反而還有所受益。

江都國。

國相府,高冠儒衫的董仲舒誦讀《春秋》,若有修道之人以氣觀之,可見無數白光,環繞著他,最為耀眼的,當數胸中那道純白之氣,堂堂皇皇,如日當空。

當他讀書時,江都國內,四方妖邪,盡皆避退,那融入天地氣機,蘊含儒家思想的微言大義,其中的浩然正氣,對那些作惡多端的妖邪,不亞於雷音灌耳,輕則道行下跌,重則致命。

儒家君子,口含天憲,初露端倪。

“可惡!”

一道赤紅光芒,竄過天空,魔妃祝鳳站在火蛟腦袋上,她頭髮披散,嘴角淌血,衣衫襤褸,尤其胸腹間有道尺長劍傷,深可見骨,若非她法力高深,怕早就昏死過去。

不僅是她,連腳下火蛟,都很悽慘,一身豔紅的龍鱗,黯淡無光,幾十處破碎的地方,白骨森森,甚至腦袋上的兩支龍角,都斷了一支。

“主父偃,此仇不報,誓不為人!”祝鳳咬牙切齒,回首,已經看不見那座恢弘的長安城。

劉徹掌權後,她幾次引誘,皆未成功,反而是那個提出“推恩令”受重用,剛得勢的主父偃,先告發燕王與其女兒亂倫,讓劉徹輕而易舉就撤掉北方最大的諸侯國,燕國,等於解決中央王朝的北方大患,主父偃越發得寵。

緊接著,這個瘋狗就咬著她不放,揭發她和朝政多位大臣勾搭,言其禍亂朝綱。

不就是當初想上床,自己踹了他一腳?

而那位陳皇后,早就不滿祝鳳,趁機吹耳邊風,劉徹遂下旨,查抄蓮花觀,並將妖女“容姬”賜死。

祝鳳自然不願束手就擒,殺了傳旨的侍衛和抄家計程車卒,卻遇上皇家供養的仙人,一番廝殺,她差點身死,施展禁術,方才脫身。

“天邪老兒,你給我等著!”

祝鳳目光森冷,這件事背後,肯定是那位被尊奉為竇太主的婦人所謀,其中,天邪老兒必定參與。

兩人自上次談崩,便再未碰面。

祝鳳逃回嶺南,心中不甘,自忖以一己之力,無法抗衡強盛的漢王朝,遂將目光投向嶺南大地。

此時,嶺南大地有一強國,閩越國。

而在北方,匈奴如狼,虎視眈

《西遊之鎮八荒txt免費閱讀全文》 第55章 天下不安(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