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印刷術! (第1/2頁)
龍與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謝龍見此也不賣關子,直接道:
“若是抄錄費時費力,不如印刷。”
田豐聞言奇道:
“印刷?是什麼東西?”
印刷術為我們四大發明自然作用非常大,不過原理十分簡單,印刷先有印再有刷,印章在先秦時就有了,不過一般只有幾個字,表示姓名,官職或機構,這也是先秦官職、名字都很短的原因。
除此之外,佛教徒還會刻印佛像印在佛經卷首,而且這樣比手繪省事,也是印刷的萌芽。
到了東漢,燒錄石碑盛行,尤其漢靈帝的太學石經,燒錄了《詩經》、《尚書》、《周易》、《禮記》、《春秋》、《公羊傳》、《論語》等七部,天下士子爭相抄錄。
直到有人發現於石碑上蓋一張微微溼潤的紙,用軟槌輕打,使紙陷入碑面文字凹下處,待紙幹後再用布包上棉花,蘸上墨汁,在紙上輕輕拍打,紙面上就會留下黑地白字跟石碑一模一樣的字跡。這樣的方法比手抄簡便、可靠。於是拓印就出現了。
當然這也只是一個偶然的發現,不過印刷的出現缺少不了印染技術,印染是在木板上刻出花紋圖案,用染料印在布上,中國的印花板有凸紋板和鏤空板兩種。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公元前165年左右)出土的兩件印花紗就是用凸紋板印的。這種技術可能早於秦漢,而上溯至戰國。紙發明後,這種技術就可能用於印刷方面,只要把布改成紙,把染料改成墨,印出來的東西,就成為雕版印刷品了。
至此集合了中國人智慧的雕版印刷術出現了,當然最早出現在唐朝,而後盛行,到宋朝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不過沒有普及,基本還是雕版印刷,不過對謝龍來說雕版就夠了,還要啥腳踏車,要不是印刷術大智若愚般的簡單還真挺麻煩。
隨後謝龍就將如何印刷示範給眾人看了一遍,都是聰明人一點就通,沮授笑道:
“子云真大才也!吾服了!”
哪怕是田豐如此剛直的人,此刻也拱手道:
“子云此法一出,將對我等寒門、百姓有大恩也!”
謝龍見田豐拱手自然上前連忙扶起道:
“元皓兄折煞小弟也!不足掛齒,不足掛齒呀!”
謝龍本來就打算打個哈哈就過去了,結果發現其他人都盯著他,突然劉備上前一把抱住謝龍笑道:
“吾有三弟,何其幸運,吾得子云,如魚得水也!”
不怪劉備如此激動,在座的有識之士都知道有大量紙張加上印刷會產生什麼樣的反應,這是一個時代的開啟,而他們就是見證者!確實唐朝之所以能慢慢擺脫世家,正是因為科舉,但是科舉你也要土壤呀!如果讀書人都是世家出身科舉有何意義呢?
所以讓人人有書看是第一步,那如何有書呢?手抄先不說別人給不給你抄,再說你要抄多久,而印刷不一樣了,抄書要一個月,印刷只需要一天,這是何等差距,這也會讓書本、知識的傳播呈幾何倍數上漲,最後有點機會的人都能讀書,這才是科舉、考試的根基,要不然那有後世那一句窮文富武呀!
劉備看出來之後,再聯想到謝龍的啟蒙《三字經》、《漢語拼音》,如此形成一個閉環,原來謝龍早在多年前就在謀劃了,焉能不讓劉備震驚和欣喜!也讓劉備看到一絲扳倒世家的機會,哪怕劉備再喜怒不形於色也不由自主的激動了起來。
“大哥!接下來需要好好安排一番。”
劉備聞言立馬道:
“三弟但講無妨,吾必全力配合。”
謝龍見此微微頷首後道:
“如今已近春耕,不可抽調人手去造紙,但是造紙不可怠慢,當讓婦人前去幫忙造紙,再召集全青州的能工巧匠,雕刻排版不過這需要保密,同時可將紙張發賣天下也!”
劉備聽了也沒有反對,漢代女子地位十分高,百姓裡面甚至有不少女子當家的存在,現在青壯勞力要負責春耕等脫不開身也不能脫身,畢竟民以食為天,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糧食自然是頭等大事。
至於婦人負責造紙也行,因為造紙雖然不是輕鬆的事,卻也不是重活,婦人還能做得下來。
田豐聽要賣紙張連忙道:
“那不知子云準備作價幾何?”
“吾還未思之,不知元皓兄可有想法?”
“一張紙五枚五銖錢如何?”
謝龍沒想到田豐如此黑,本以為一張三文錢不低了,東漢現在一斗糧食也才幾十錢(真不知道有
《三國之穿越劉備》 第238章 印刷術!(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