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1章 同志,我買菜 (第1/1頁)

鹹魚作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陳建國出了院子,幾步路就出了衚衕到了南鑼鼓巷,往巷口走了一小會兒就到了副食品店。

門口沒有什麼醒目的招牌,門上也沒有牌匾,寫上什麼“南鑼鼓巷副食品店”幾個大字,就是兩扇木門的玻璃上一邊貼著“南鑼鼓巷”,另一邊貼著“副食店”幾個綠色小字剪紙。

雖說都是國營的商店,可真比不得巷口的供銷社商店和糧店氣派。

不過,在這個年頭,四九城大街小巷裡這樣的副食品商店還是真不少,經營範圍其實齊全。

老話說開門七件事兒,“柴米油鹽醬醋茶”,除了柴米有專門的地方經營外,進了這個店子都有專門的櫃檯銷售。

隔老遠,陳建國就聞到一股醉人的醬香味兒,進了店就看見記憶裡的場景。

三面牆都裝著木頭貨架,前面是一排整齊的玻璃櫃臺,每個櫃檯的玻璃上還貼心的貼上“調味”、“副食”、“名酒”、“糕點”、“香菸”、“糖果”等導流文字,讓人一眼就能知道櫃檯及後面貨架上的商品種類,左邊更是放著幾口大缸,撲鼻的醬香味就源自那裡。

南鑼鼓巷副食品店是供應附近十幾個衚衕居民副食品的,所以每天還有一批蔬菜被運到這裡。

這年代人樸實,機關單位辦事兒也真的都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每年冬季前都會在副食品店門前組織過冬蔬菜銷售。

要知道,過冬蔬菜,每個家庭可不是隻買一斤、兩斤,那是十斤,幾十斤的買,雖然就是白菜、蘿蔔一類的蔬菜,可要是去專門的菜店或者菜市場買回這裡,也會把人累個半死。

都這個點,陳建國站在店門口看了一圈,櫃檯後面三四個人聚在一起,似乎在聊著什麼,找到賣蔬菜的櫃檯在右邊靠窗的位置,自然就快步走到櫃檯那裡。

瞅了一眼,還真沒什麼好東西,就剩下幾顆白菜和蘿蔔,看樣子也是蔫了吧唧的。

白菜家裡就有,那蘿蔔要沒什麼賣相可言,陳建國一瞬間就沒了要買的興趣。

不過眼睛繼續上下左右掃視了一圈,貨架和櫃檯已經很空,不過他還是在貨架最下面一排看到一抹綠色。

那是青韭?

後世,農民已經不願意種青韭,相對來說直接種韭菜更加松活。

青韭也不是什麼特殊的品種,而是一種“生產工藝”,它透過露地養根,冬季刨出老根在溫室裡密植、灌水,靠儲存在莖基部和老根裡的營養長成。

不過在這個年代,雖然有青韭出產可也非常難得。

青韭極嫩,辛香味濃郁,一觸即斷,在百姓家,多用作俏頭兒,其妙處在於點睛。

陳建國在後世也只是聽到過這東西,聽人說過怎麼好吃,不過在記憶裡似乎也有這東西的味道。

別的不說,在當下蔬菜市場上以白菜、土豆、蘿蔔這些“當家菜”裡,青韭是絕對的高階菜,既然看到了哪能不買。

轉頭看向售貨員那裡張嘴就要喊話,耳朵裡也聽到他們的談話。

“下半年鋼也不煉了,都回去抗旱,可地裡東西卻沒有搶回來多少,據說今年春節的副食品供應可能要限量,具體多少也不知道。”

“也是,這都小半年沒見下雨。”

“怪不得,我那邊副食、調味都有點配不齊貨了,催了幾次也撥不出來。”

這都還沒過1958年,物資供應都開始緊張起來了嗎?

陳建國本來還想再聽聽,可聲音已經發出。

“同志,我買菜。”

《四合院從1956崛起》 第41章 同志,我買菜(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