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學堂擴招增收 窮苦子弟入學利民 (第1/3頁)
逸雲飄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農曆六月初,父親也開始享受清末教學改革紅利,開始休學一個月,在家幫助農活,杜辰宇的日子就在重複昨天,每天在困了睡,餓了吃,還沒事就學習繁體字,讀四書五經。
由於杜辰宇發育較快,每天“八錦功”也運兩三個周天,飯量大增,母親的奶水也不足了,母親用小陶罐煮大米糊糊加了玉米麵,稻穀在碾子上碾掉上面一層粗殼,在石磨上磨碎,對他一個現代人來說,那叫一個粗糙,吃了快半月了依然難以下嚥,但是為了活下去,為了儘快長大,只能強制吃飽。一直吃著這油水不多的稀飯粥,看到暴雨後,河裡漲洪水,有個老太爺在釣魚,他就去給爺爺說:
“爺爺,我想喝魚湯,你背一起去釣魚嘛”
“沒得釣魚鉤啊”爺爺答道。
“我們用針做一個、黃顙魚,嘴巴大,能吃的下去”。
“好,他們就做一個”。
然後杜辰宇就在屋裡找來一根針,在炭火中燒紅,然後用錘子和火鉗輕輕壓彎,經過幾次彎曲,基本成功,只是魚鉤有點大,然後就在磨刀石上打磨,鐵棒磨成針完不成,但是一根針磨成魚鉤,難度不大,半天時間打磨的就差不多了。
六月中旬是接近三伏時節,算是比較農閒時間,昨晚爺爺用麻線搓了一根兩米上麻線做魚線,第二天一早就起來做了一個魚竿,早飯後就挖蚯蚓,準備去釣魚。
杜辰宇說:“我也要和你去釣魚。”
爺爺堅決不同意:“莫法,滾了(摔倒)怎麼辦。”
然後杜辰宇就使出殺手鐧,抱大腿,爺爺沒辦法,只能揹著他,帶上一罐米糊糊稀飯去釣魚。在河邊找了個比較平緩的回水灣,因為魚鉤來之不易,一定不能被掛了,所以他建議魚少點沒事,魚鉤重要,所以他叫爺爺把蚯蚓和泥土混合在打在河邊,做一個窩,吸引魚過來,老一輩的傳統釣法都是不會打窩的,所以爺爺也感到新鮮方式,在沒有經歷毒魚、網魚、電魚的時代,如同原始社會山裡,河裡魚可以說氾濫成災。
加之還有舊時代食物匱乏、老百姓很少捕魚,煮魚湯需要大量豬油和鹽,否則魚湯就非常腥,難以下嚥,因此這個年代也很少窮苦百姓捕魚、抓泥鰍這類腥味特別濃厚東西充飢,關鍵缺少鹽巴和油。大概兩小時過去杜辰宇們就釣了三四斤,主要是黃骨魚(俗稱角角魚),還有一條桂魚(俗稱母豬殼),然後中午、晚上就飽飽的喝了幾頓魚湯。
幾天後父親去了一趟舞英堡集市,購買一些生活用品,杜辰宇囑咐多買一些針和線回來,做魚鉤。在魚鉤、魚線買回來後,他教爺爺做排鉤和甲魚鉤,傍晚下,早上守,這樣能節約釣魚時間,又能保證魚湯供應,每天把吃不完魚就曬成魚乾,儲存,以備冬天食用。
在一個炎熱的傍晚,杜辰宇躺在院子邊的石頭上,看著父親用竹篾編籮筐,就說到:
“爹爹,我有個想法,關於你教書的事情。”
“什麼事情,說呀”,爹埋頭答道。
“現在朝廷也在改革教育、鼓勵發展新式學堂,我們村上那麼多孩子沒有上學,這對將來我們臨水村發展極為不利呀,你為什麼不向餘保長建議,降低束脩標準,讓更多小孩子入學了”,杜辰宇繼續說道。
“這事嘛,入學束脩(學費)標準一直這樣,學堂也是祖上我們村上他們幾家大戶一起開辦了,我也不能做主呀,你難道有什麼好想法,改變這個問題”,爹回答道。
“我是這樣想的,我上次去你們學堂耍,看見你們學堂屋後還有一間破房子,你可以收拾出來,把新招的貧苦家庭和佃戶子弟,當做記名弟子,單獨放在那間破房子學習,教授一些文字和演算法。再就是束脩降低為農家送來子弟每年給我們家做工3天,給保長家做工3天,不再準備那些乾肉、鹽巴這類貴重東西。”杜辰宇說。
“嗯...嗯...,這方式不錯,一年做工6天,單獨分開教學,其他大家戶子弟也能接受,我向保長說說,應該能同意。”
“要不過兩天,你帶上我,並挑幾條大魚送給他們,一起討論一下這件事,也聯絡一下交情。”
“好,這幾天晚上我也去釣魚,過兩天準備好後我們一起去。”父親爽快答應。
5天后,吃過早飯,父親揹著他,手裡提著用柳條串在一起的一條三斤左右洋魚和5、6條黃骨魚,那條洋魚是昨晚才釣的,然後就去保長餘躍東家,他家在後山半山腰,爬坡要一個小時左右。
在路上,杜辰宇趴在父親背上說:“到時候你要給他講解一下,我們本地農
《我穿越了開局兩畝田一條狗》 第3章 學堂擴招增收 窮苦子弟入學利民(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