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居長安 (第1/2頁)
冷泡茶加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於張飛的笑談,其他人聽完也只能笑笑,然後長嘆一口氣。
正因為身處亂世,所以在場眾人無不追懷太平盛世。
在此之前,對於大漢是如何一步步流落到如今的境地,文武們各自有各自的看法。
有人認為是曹操有篡逆之意,有人認為是蓋因董卓之亂,同樣也有人認為禍起十常侍與黃巾,更有大膽一點的直接指認桓靈二帝。
但如今一個名為世家的龐然大物出現在他們的視線裡。
這個東西被大漢孕育,大漢最終又被他吞噬,王孫子弟在它的上面宴臺高築鶯歌燕舞,被敲骨吸髓的百姓在它的下面沉淪哀嚎。
而劉備也不禁低聲問出了自己的疑問:
“假若光幕中的我等沒有失敗,是不是便不會有此遺毒百年之禍患?”
孔明很想點頭,但最終還是搖搖頭。
世祖光武皇帝時,定然是清楚並且領教過世家之禍的,不然也不至於辭後廢后辭太子等等諸多事情,對當時的光武皇帝來說他已經做到了自己認為的最好。
劉備反倒是不見多少氣餒之色,瞧著光幕眼含自信:
“我不如孔明智慧過人憂慮數百年以後,但只要能敗曹賊,想來這天下無論如何都是要比那魏晉好一些的。”
孔明輕笑,拱拱手:“亮願追隨主公,定天下平豪強開民智,不至於令其遺毒百年。”
龐統有點羨慕,也一起拱手道:“統願追隨主公,獻才智出謀計,滅江東鼠輩,討篡漢逆臣!”
張飛抓耳撓腮,最終還是放棄:
“兄長,俺也一樣!”
……
李世民順著光幕的講述慢慢回溯,最終啞然:
“一切皆因科舉未糊名?”
不糊名方有行卷之風,而論起來人情往來以及家底雄厚,寒門素身子弟自然不是士族大姓的對手。
士族大姓成功的將科舉這個被後世盛讚的東西,拖到了他們所熟悉的領域裡,然後徹徹底底的擊敗了作為對手的寒門。
他們為大唐的垮塌也出了一份力量,而最終崩塌的大唐也將他們埋入塵煙。
最讓李世民皺眉的便是那行卷最終帶來的朋黨:
“好一個座主與門生。”
李世民品味了一下冷笑道:
“豪強大姓到世家門閥,再到這士族大姓,欲與朕共天下乎?”
“彼輩不死,朕心難安!”
長孫皇后輕輕拍著李世民的手背讓他不要太過激動,免得待會兒腦袋疼起來又哼哼唧唧。
房玄齡與杜如晦一臉的司空見慣,對他們來說這位陛下今天經歷了大起大落,如今有撞到手心的必不手軟。
而且光幕此前還說過此時正是那大姓衰弱的時候,也確實算是下手的好時候。
只是……房杜二人偷偷交換一個眼色:
這五姓七望裡,也是有隴西李的吧?
魏徵倒是頭一次領會這一遭,此時只感覺猶如一股冰風撲面而來,寒意徹骨,呆立當場。
而房玄齡與杜如晦則雙雙出列,這兩位俱是老臣,已經稱得上心有靈犀。
陛下都如此說了,那科舉糊名幾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因此房杜二人主動領了制定科舉新規的工作。
李世勣與尉遲敬德也紛紛表態,若是那大姓欲鬧事,願領兵前往。
不過對此李世民倒是擺擺手覺得無須擔心:他們最好能鬧事。
此事揭過之後李世民再次出言嘲諷自己這個子孫:
“這李林甫之言,若是真信了,那便是個痴愚之輩。”
“若是猜出矇蔽而毫無動作,那便是個庸昏之輩!”
當然還有一個更可怕的可能,那便是雖然猜出來了受到矇蔽,但因為這宰相權勢滔天故而不敢妄動。
如此一來李世民的心情反而更加躁鬱,只感覺這晚唐之史彷彿一條囚索,綁縛的他動彈不得。
而看著最終出現的黃巢這個名字,李世民面色冷冷:
晉朝門閥造孽,方有八王之亂,永嘉之禍。
這唐朝士族造孽,又造出來個滅了他們的黃巢。
真就一點長進也無?
【唐朝的門閥士族逐漸適應了科舉,但反過來說,科舉也對門閥完成了最後一波改造。
他們開發出來的行卷這一套玩法,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以京兆為貴”。
畢竟不管
《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TXT》 第86章 居長安(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