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風玉露(五) (第1/3頁)

雁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郭氏這裡,感念大老爺與徐氏的厚道;沈理這裡,得知二房的議親物件,為沈瑞高興的同時,也暗暗感嘆不已。

身在官場,他如何看不出沈大老爺的避諱之處?

只是謝遷是他老師,又是他岳父,他年紀輕輕躍居高位,都是因謝家婿的身份。他即便曉得幾位閣老如今風頭太盛,卻也無可奈何。

幸而當今聖人仁厚,幾位閣老都是真正的棟樑之才,並不因明爭暗鬥影響國事。同成化年間動則抄家流放的閣臣之爭,如今幾位閣老這些爭鬥堪為“君子”。

只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等三位閣老權勢越來越大,說不得傾軋也跟著升級。

這次的“京察”就出來多少紛爭,沈理身在局中,看著也膽顫心驚。

沈家二房抽身事外,沈理心中雖有些彆扭,可還是理解大老爺的做法。

如今沈家二房是松江沈氏在官場的主心骨,沒有必要讓沈家成為謝家的附庸。

只是看明白大老爺的決心,沈理曉得自己這裡也要有決斷。即便他真心親近沈瑞,以後族兄弟之間也不好往來過密。

沈瑞是尚書府嗣子,一言一行並不單單代表自己,自己這個鐵桿“謝黨”與他親近,對他並無好處。

不過在疏遠之前,他還是想要為沈瑞做點什麼。

他在書房坐了半響,俯身拉開抽屜的門,從裡面拿出一個小匣子來,轉身離了書房。

內宅,上房,燈火通明。

謝氏梳洗完畢,放下頭髮,歪坐在稍間炕上,看著手中請帖,面上帶了不忿,對身邊婢子抱怨道:“這是什麼意思?我前些日子才透了話過去,那邊就定了旁人家?”

那婢子道:“或許那邊早就有了打算。”

“這般匆匆忙忙定親,還以為高攀了什麼人家,不過是五品官之女……到底不是親生的,門當戶對的媳婦不要,非要說個低門的,不過是怕嗣子媳婦以後不服帖,彈壓不住,卻連沈瑞的前程都不顧……”謝氏將帖子往炕桌上一摔,道。

婢子道:“到底辜負了太太的好心。尚書府的小姐,別說是許到那邊,就是公侯人家也嫁得了。”

謝氏蹙眉道:“沒個得力姻親,往後那邊不還是得靠我們老爺,真是沒完沒了,偏我們老爺厚道,幾兩銀子的人情,唸了這些年……”

話音未落,就見簾子挑開,沈理大步進來。

謝氏面上一僵,連忙起身迎上前,一邊彈落沈理肩膀雪花,一邊嬌嗔道:“外頭落雪呢,老爺也不披個斗篷,就這麼回來……”

沈理道:“不過幾步路,懶得費事……”

那婢子乖覺,曉得老爺在時謝氏不愛她們在上前服侍,忙退到一邊。

謝氏瞟了一眼,依舊覺得礙眼,道:“還不去熱了薑茶來……”

那婢子應聲退下,沈理在炕邊坐了,將手中匣子放在炕桌上道:“明日你往滄大叔那邊走一遭,將這個給大嬸子送去……”

謝氏給丈夫奉了茶,坐到炕桌另一側。

請貼上的日子是五日後,作甚明日還要專門前往?

謝氏帶了幾分好奇,笑著拿了匣子道:“這是什麼?”

說話間,她手中已經抽了匣子,裡面只有幾張房契、地契。

房子是內城的房子,在京城西南,與沈瑛家不遠,是一個三進院,是官府登記過的紅契,上面直接用的是沈瑞的名字。另有一張地契,同樣是記的沈瑞之名,是通州的一處小莊,八十畝地。

謝氏只覺得面上的笑有些掛不住,心裡的火苗直躥騰,勉強道:“老爺,這……這……”

沈理雖是出身松江大戶的沈家,可只是九房旁枝,並無什麼祖產。入仕十來年,除了回鄉丁內艱那三年,一直在翰林院任職。

翰林院雖清貴,可到底不像六部衙門那樣熱門,能得的冰炭敬也少。

沈理除了俸祿之外,其他所得也不過是松江籍外官進京時的“鄉儀”,與一些潤筆之資。其中一部分交到謝氏手中,一部分留在書房小賬上,沈理有時愛買些文玩古玉,就用這筆銀子。

今年“京察”,不少京官落馬,變賣京中產業。

謝氏早已使人盯著,趁機置辦了幾處產業,沈理前些日子從賬房支用了一大筆銀子之事,她是知曉的,本還當丈夫淘換了什麼金貴東西,小賬房的銀子不夠。如今看了這幾張地契、房契,哪裡不曉得緣故?

這是給沈瑞置產去了。

這恩情要還到什麼時候

《大明望族頂點小說》 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風玉露(五)(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