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久聞大名(一) (第1/3頁)
雁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因之前留意的是沈瑾,並不是沈琰,所以喬三老爺對於沈琰知曉的並不多,只曉得他早年失父,之前在松江,今年鄉試前帶了寡母與胞弟寓居南京。
今日,他將沈琰叫過來,就是想要問問沈琰到底是沈家哪個房頭的。
這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是白氏寡居,喬家不好直接與白氏提此事,就想要從沈家找個能做主的族親長輩出來。
至於沈琰不是沈家族人之事,喬三老爺想也沒有想過,畢竟沈琰的仕籍上,寫了曾、祖、父三代,曾祖年歲太久遠不好說,這祖父從名字上卻是與喬三老爺的姨父同輩,父沈清又與沈滄、沈洲兄弟一樣從水字旁,沈琰與他弟弟沈則是與沈珞一樣從斜王旁。即便是巧合,也不可能三代人都巧合。
“聽聞松江沈氏分了九房,不知松貞所在是第幾房?”喬三老爺開門見山問道。
至於沈琰尚未婚配之事,他早已經打聽清楚。即便看重沈琰,也是在沈琰沒有婚約的情況下。
這本不是什麼陰私話題,可對於沈琰來說,還真是不好回答。
他要考科舉,學籍上就要註明祖上三代。可是他曾祖父當年發話,不許他們這一支子弟入族譜。
他遲疑了一下,答道:“學生雖姓沈,確實是沈大學士五世孫,可是學生祖父這一支沒有入族譜……”
喬三老爺聞言,不由皺眉。
他想過沈琰可能是沈家的偏支庶房,卻沒有想到會是這個答案。
他之前想要擇沈琰為婿,除了沈琰人品資質不錯之外,只要也是看沈琰出自沈家,是書香門第。
沈琰的學籍上,父為舉人,祖父為生員,曾祖父亦為舉人。即便沒有一個出仕做官的,可也不是百姓人家。
沒有入族譜,用途入了族譜再除族還不同。
入了族譜再除族,那肯定有犯了族規家法的地方,被家族所棄;沒有入族譜,多半是出身有瑕。
可沈家到底是怎麼想的?這沈琰這一支幾代人都是讀書為業,這般有上進心的族人,為何不讓迴歸家族?
不過想著在鄉試前,沈家宗房派了沈琦來南京,曾帶了幾個生員過來拜訪他,其中並沒有沈琰。
之前喬三老爺還以為是沈琰如今住在南京的緣故,現下看來這其中還有說法。
“沈家那裡,可提了你們這一支歸宗之事?”喬三老爺問道。
沈琰搖搖頭,不想說太多。
他並不知喬三老爺與沈家二房的淵源,對於學政大人關心自家事,心中頗為古怪。隱隱察覺到什麼,可想到自己**之事,也歡喜不起來。
喬三老爺好奇的不行,沈琰祖上到底是什麼出身?不過這其中定有不好對人言處,喬三老爺見沈琰不願意提,也不會直接問起,就問了沈琰幾句進京的事,就叫人上了湯。
待沈琰離開後,喬三老爺吩咐人傳了管家過來,打發他去打聽沈琰的身世
松江是大府,松江來參加鄉試的學子如今還有不少滯留南京。沈家是松江望族,說不得有什麼蛛絲馬跡打聽出來。
喬三老爺即便曉得沈琰身世有異,依舊沒有死心。
在他看來,沈家不許沈琰祖父入籍,多半沈琰祖父是外室子。沈琰的曾祖母是再醮之婦或是妓子,不為書香門第入接納,連帶著兒孫也都上不了族譜。
自打宋後,儒家信奉程朱理學,對於女子貞潔要求尤為苛刻,不許納妓或是再醮婦進門的人家,並不是一個兩個。
即便不被宗族接納,沈琰的祖父依舊讀書為業,有了功名;沈琰之父這裡,又更進一步;再看沈琰的為人行事,家教這裡是無需擔心的。
喬三老爺的庶長女,不過是婢生女,才在親事上被人百般挑剔,高不成低不就。因此對於沈琰的出身,喬三老爺並不是很挑剔,只是想要弄個明白罷了
等到管家打探一圈,得到的訊息,卻是令喬三老爺拿不定主意。
沈琰來南京之前在松江沈家族學任教,其胞弟也在沈家族學讀書,沈琰家在松江時住在沈家坊。這明顯是被沈家接納的意思,那為何沈琦來南京沒有帶沈琰在身邊交際?而沈琰這裡,提及松江沈家時,也沒有想要歸宗的意思。
南京距離松江並不算近,不過喬三老爺還是打發人前往松江打聽。至於沈琰這裡,瞧著他有為尊者諱的意思。沈琰的胞弟,年歲不大,未必曉得家族私密,唯一能打聽的就是沈琰之母白氏。
喬三老爺就與妻子說了,讓她尋個由子見見白氏。
《大明望族筆趣閣》 第二百二十二章 久聞大名(一)(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