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天作之合(三) (第1/3頁)
雁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雖說對於楊家“文定”之喜帶了幾分好奇,不過太子也是三綱五常教匯出來的,並沒有冒昧地要提提見見“小師妹”之類的話,反而對旁邊的少年頗為關注。
楊慎長相與楊廷和肖似,太子便道:“這位就是前些日子從四川回來的師兄?”
不得不說,楊慎的賣相極為討喜,相貌俊秀,看著就是那種乖乖好孩子的模樣。又因讀書多的緣故,更添儒雅。
十來歲的少年,都愛同大孩子玩。
今上後宮只有皇后,還有幾個沒有封號的夫人,是皇后入宮前就在的宮女子,沒有冊封嬪妃。龍子龍女,都是中宮皇后所出。太子本有一同胞弟弟、一同胞妹,不過卻是幼殤。如今宮中,天家只有太子這一血脈。
要是楊慎是尋常少年,不知太子身份還能隨意些;如今既猜到太子身份,一時不免有些拘謹,應對之間守了尊卑之禮,顯得生疏不親近。
太子輕哼一聲,露出幾分不滿,立時對楊慎沒了興趣,對楊廷和道:“先生有几子?”
楊廷和道:“有四子。”
太子眼睛一亮:“那其他人呢?”
楊廷和忙目視楊廷儀,楊廷儀下去,少一時領了幾個孩子進來。
這是楊廷和庶出的三個兒子,年紀最大的二郎楊悍九歲,三郎楊忱七歲,四郎楊恆三歲。
太子站起身來,打量了幾個孩子一眼,回頭對楊廷和道:“先生,這三個都是師弟……”
楊廷和聽了這話,加上太子方才的反應,只能硬著頭皮吩咐幾個孩子道:“這是你們師兄,快上前見過。”
方才帶幾個孩子出來前,楊廷儀已經囑咐他們要規矩老實。可他不敢對幾個孩子說出太子身份,幾個孩子便也沒有對皇權的畏懼,除了年歲尚小的四郎之外,二郎、三郎眼中只有好奇與隱隱地親近。
多了一個師兄?哪裡來的?
這般天真爛漫模樣,反而得了太子的心。
太子“哈哈”笑了兩聲道:“既是初次見幾個師弟,總要與份見面禮”說罷,便目視旁邊侍立的白麵中年內侍。
那內侍乖覺,立時從袖子裡摸出兩個荷包來,雙手奉上。
太子笑嘻嘻接了,掃了楊家幾兄弟一眼,也從自己身上拽下個荷包來,不過低頭看了一眼,上面金線繡龍紋的圖案若隱若現,怏怏地收回,又去看那內侍。
那內侍陪著笑,咬著牙根在袖子裡摸出枚一寸直徑的碧玉環來,打著大紅色絡子。
太子將那兩個荷包給了三郎、四郎,將玉環給了二郎。
幾個孩子開始都不敢接,都是等到楊廷和點頭後,才接了,跟著謝了“師兄”。
幾個孩子脆生生的話出來,即便沒有多言,屋子裡也一下子像是添了生氣
太子眉眼間陰鬱散了些,不過看著旁邊空著手的楊慎,想了想就從腰帶上解下一枚羊脂玉平安如意牌來,遞給楊慎道:“到底是初次見師兄,小小表記,還請師兄勿嫌輕薄。”
太子的隨身配飾賜下來,這是多麼大的臉面。
楊慎這裡本當跪下謝恩,可既是太子不願表明身份,便雙手接過,道:“榮幸之至……”
不過太子既擺著“師兄弟”的身份,楊慎這裡也不好空手,就從荷包中取了一方田黃石印料,道:“我比師弟大,本當為師弟準備表禮,如今只能算是回禮……”
他本比尋常少年聰敏,已經看出眼前太子不願守“君臣之份”,有心與楊家親近。自己最初的應對,是在規矩之內,卻是違了太子的心意。
方才太子給二郎兄弟“見面禮”時,楊慎心中也帶了幾分緊張。
楊家內宅雖不至於嫡庶混亂、尊卑不分,可想到亡母鬱鬱而終,同父親寵愛側室不無關係,他對幾個異母弟弟卻真的親近不起來。
要是這幾個弟弟入了太子的眼,楊慎不曉得自己會不會嫉妒。他想要自己保有君子德行,可也是尋常人,難免有心生怨憤之時。
太子手中把玩著黃田石印料,面上笑容更盛三分:“謝謝師兄,小弟卻之不恭了……”
這還是他平生收到的第一份“回禮”。
楊慎本就是性情率真,去了最初的拘謹,與太子應答也隨意起來。
太子就將幾個小的撇在一邊,只與楊慎說話,“師兄在哪裡讀書”、“學院裡有武事麼”、“操練什麼拳腳功夫”。
太子問題一個接一個,看得出來言談之中比較愛武事,楊慎卻是地道書生,應答起來就帶了一個人出來:“父
《大明望族筆趣閣》 第二百四十章 天作之合(三)(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