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97章 濮陽 (第1/2頁)

戊乙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濮陽,衛國都城。

如今衛國只有濮陽一城之地,但上溯八百年衛國也是諸侯中的大哥,周平王東遷時還曾出兵幫助周王室平戎狄。不過世事變遷,沒想到之後狄人入侵衛國,國破家亡,只剩下五千遺民。

春秋好盟主小白幫其復國,衛國才又緩過勁來。之後衛國幾次遷國,先後建都於朝歌,楚丘,帝丘,野王。最後在衛成公時才定都濮陽,距今已有三百七十多年。

汲澤駕駛馬車已經來到城前。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放在春秋時代算是大城,如今即便繁陽這般小城都是如此規模。秦夢撩開車簾探身看去,皇皇一座城,出現在視線內。此城非繁陽小城可比,方方正正,自有一股歷經滄桑而散發威嚴之氣。

城高兩丈,城外有護城河,只是城牆不再是繁陽城那般夯土城牆,而是大靑條石構築的城牆,城牆嚴絲合縫,看似堅不可摧。城牆無限向城門兩邊延伸開來,城牆之上有甲士巡視。馬車駛近了,這才發現,迎面城牆突兀出一塊來。

城門處有甲士把守,兩邊行人行色匆匆。汲澤駕駛馬車經過甲士時,秦夢發現守衛向汲澤欠身施禮,汲澤點點頭便從城門而入。秦夢這才發現濮陽的西門是一個甕城,甕城空曠,百步見方,四壁高聳,頓有壓抑之感。

汲澤策馬穿過甕城進入城內,汲澤回頭對車廂裡的崔廣和秦夢說道:“兩位可來過濮陽城。”秦夢搖頭。

汲澤接著說道:“濮陽城,外郭東西長十四里,南北寬十四里,東北角有內城,內城方圓七里。內城和外城間有方圓七里的集市,集市規模之大秦國咸陽齊國臨淄之市亦不能相比,乃是七國商賈雲集交流之地,四海蠻夷匯通之所,胡人匈奴也多來此為其王室換置財貨。普天下只有陶邑與我濮陽相提並論,衛陶二地向來被各國垂涎,不過今時今日都歸魏所有了。”

陶邑,即定陶,不就是朱萬所說的陶丘嗎?朱萬不是說那裡是三國交界之處嗎?不是不歸魏國管嗎?何時成了魏國的城邑?秦夢帶著疑問問道:“汲先生,陶丘何時也成了魏國的城邑了?”

汲澤道:“陶丘本是唐堯古都,周武王封其六弟於此稱謂曹,兩百多年前宋滅曹,陶丘易手於宋,三十多年前宋被齊聯手魏楚滅掉,秦國國相魏冉看準三國忙於瓜分宋國無暇之時趁機派兵佔據了陶丘,更名為秦國陶郡。

幾年前長平之戰,趙國命懸一線之時,魏公子信陵君出手相助解除了邯鄲之圍。魏王趁機從秦人手中奪取了陶丘,至此魏國擁有了天下兩座堪比國都的大城,每年稅賦何止萬金。”

秦夢這才全然明白,只怪平時讀史不夠細,朱萬那時在魯地坐牢,自然不知外面時局變化。不過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戰國之所以謂戰國,強者凌弱,弱者滅亡,互相征伐,戰亂不斷。

秦夢向汲澤道:“多謝汲先生解惑,小子一直還認為陶丘歸楚或者齊呢!”汲澤接著說道:“秦兄弟,你有所不知,陶丘儘管歸魏王所有,但是裡面商賈雲集,勢力交織縱橫,魏王也非一手遮天,就像我濮陽城,雖是魏王之城,但城裡各國勢力相互絞纏,紛亂複雜。如遇戰事魏王振臂一呼響應募捐者最多十之一二。商賈之便在於迴圈往復,商賈之惠在於利益均沾,商賈之道在於貿易自由,如用強力猶如殺雞取卵,得不償失也!”

秦夢聽完不由連連點頭,汲澤所言一語中的,商業的根本在於自由貿易,沒有了自由,到處都是你搶我奪,誰還出門做生意?沒想到汲澤還挺懂經濟,倒令秦夢吃驚不小。

濮陽城果然非繁陽城能比,馬車駛過之處到處是一排排青磚灰瓦的宅院,裡面儘管也有破落戶,不過依然也可以看到當年的富貴。馬車沿著一條寬闊的街道向前行駛,街道兩旁酒肆舍館遍立。

汲澤扭頭對秦夢說道:“秦兄弟,這條東西長的六軌大道經過市場大門,直通內城,內城裡有汲某的家,不如我們先到寒舍歇息片刻再來市場採購東西如何?”

秦夢怎不知汲澤的一片好意,三人身上一個銅錢沒有,逛市場也是白逛。秦夢問道:“汲先生,不知城中哪裡賣有蒸饃?”汲澤答道:“前些時候聽老母述說,濮陽城出了一家作坊,蒸出的饃饃香甜可口,汲某也嚐了確實不錯。售賣場所好像就在市場裡!”秦夢笑道:“那就好,我們先去市場裡看看再說!”

汲澤詫異的回頭看看秦夢,似乎欲言又止,又打馬向前。崔廣笑道:“小師叔,你這又準備做甚,身無分文,莫非還想當掉衣服換購貨物!”秦夢並不語,一副高深莫測的嘴臉。

馬車行進的速度越來越慢,夠

《與秦始皇做哥們兒的人是誰》 第97章 濮陽(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