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0章 澶淵之盟 (第1/1頁)

一隻悄悄勤快的小拖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宋真宗景德元年,遼朝蕭太后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 有了之前宋太宗趙光義之前對遼戰爭的不順利,面對來勢洶洶的遼國,宋朝出現了兩種聲音。 主和派以王欽若和陳堯叟為代表,兩人因為各自出身不同,分別請真宗遷都金陵和成都,反正就是離開。】 趙匡胤忍不住,將抱著他腿的趙光義踹開,趙恆又被連帶著當了回他爹的肉墊,餘光掃到大伯手裡的寒光,立馬死死的埋在他爹懷裡。 趙光義反應過來已經甩不掉這個牛皮糖的兒子,看著大哥希望他砍準點。 好在弟弟和侄子還是靠得住的,趙延美製止了,“大哥,還是聽完再考慮對恆兒的處置吧。” 【大敵當前,遷都意味著放棄廣闊的中原,將來要面對的便是南北割據的局面,宋真宗對此還是不願意看到的,只是他確實又沒有那個勇氣。 這會兒寇準站出來了,兩人還不是後來相看兩厭的君臣,他說:“如果陛下能御駕親征,敵軍自當引退;若是拋棄宗廟遠徙,必定大致民心崩潰,遼軍如入無人之地。” 意思很明顯,到時候跑都跑不了。】 寇準到底份量不一樣,宋真宗或許是想起來太祖設立封樁庫北伐的夙願,或是想起來了他爹的高粱河之辱,想起邊疆的生靈塗太,起碼他選擇了御駕親征。 【北宋王朝將澶州作為抗遼的最後一道防線,宋真宗連同寇準親臨前線.】 趙恆像是抓到一根救命稻草,捨得從他爹懷裡出來看著他大伯,可手還是沒鬆開,“大伯,我御駕親征了。” 趙匡胤不想搭理兩父子。 【契丹送來了一份議和的信,但並不是出自遼太后之手,而是兵敗被俘、宋真宗的親信王繼忠之手,所以,這封信會不會是遼國的緩兵之計呢?】 眾人跟著一塊思考,不少武將更是思考起來如此局面,竟然有議和信件來,不管是真心還是緩兵之計,都代表遼軍的進攻並不是勢如破竹,這場仗,有的打。 趙匡胤同樣是武將出身,自然看出來這裡面的門道,又看了眼還害怕不肯挪出來的侄子,嫌棄地不想再看一眼,顯然他是看不出來了。 【其實這封議和信有一定的可信之處,畢竟遼軍是大兵壓境,可是到目前為止,在戰場上並沒有佔到太多的便宜,而且之前還有著名的瀛洲攻防戰。 遼國很顯然是想拿下澶州以戰逼和,宋真宗同樣針鋒相對,用戰爭對付戰爭,用和談對付和談。 這裡面宋真宗退縮過,寇準勸說過,可不管如何,從結果來看,他御駕親征了,給予了士兵和百姓鼓舞。】 起碼這個地步,宋真宗做的還是可以的,哪怕是不得已為之,哪怕是因為寇準一直在旁邊哄著騙著。 趙恆都沒想到居然能聽到天幕這種誇獎,察覺到他大伯沉思的眼神,眼淚都要出來了,天幕你會說倒是多說點啊。 其他皇帝雖然還是覺得宋真宗不霸氣,可天幕說的話很對,不管過程如何,他到底是來了。 若是打死都不願意御駕親征,難道大臣還能綁架皇帝到邊境不成? 【宋真宗初期派出和談使曹利用和談,並不是消極的做法,而是兩手準備。 此戰兇險,離開東京之前,參知政事王旦留守,特意叫來寇準到真宗面前詢問,若是十天內接不到捷報該如何處理。 宋真宗沉默許久,說到立皇太子。 此刻,也說明了宋真宗哪怕心裡是有懼怕,可是也做好了要與遼決一死戰,哪怕是天子都做好了犧牲的準備。】 這件事上,害怕是本能,不是誰都有一往無前的勇氣。 趙恆若是放在趙構的位置上,他怕是都得成為宋太祖之外功績最大的皇帝。 只能說,宋朝的臣子很能幹,有些皇帝,放條狗上去都能比他幹得好。 【十一月二十日,宋真宗集結各路兵馬從京師滾滾出發,二十萬遼軍兵臨澶州城下。 此戰關係到宋朝的生死存亡,就在此時,一個據定性的事情發生了。 不得不說,宋朝的運氣其實真的很不錯。 遼軍主帥蕭撻凜巡視地形,當天虎威頭軍張瑰當值,他率領手下開動了澶州城最具殺傷力的武器—床子弩。 是的,就是這麼湊巧,蕭撻凜居然如此戲劇性地在戰前三天死了。】 眾人一片譁然,主帥的作用不用多說,不單單是規劃作戰,還有士氣必定會大受打擊。 趙匡胤他們眼神隱隱有些激動,看來,此戰的結果是好的。 【其實到這裡看得出來,這場宋遼戰爭,還真沒辦法打個你死我活,宋朝有宋朝的顧慮,遼軍同樣是孤軍深入,若是被拖久了,可能得被人從後面包了餃子。 蕭太后仍然堅持要所還關南之地,關南之地是宋朝抗擊遼朝的最前線,可宋朝不可能答應這個要求。】 地圖緩緩展開,顯然關南之地重要,若是失去,華北等地則是無險可守,宋朝哪怕是傻子也不可能答應這個要求。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老祖宗直播墳頭變景點》 第40章 澶淵之盟(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