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97章 古都西安篇·西安城牆 (第1/2頁)

一隻悄悄勤快的小拖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中午直接在賽格那吃了點,林書挑選的邏輯很簡單,不需要排隊直接進。 中午她是真養精蓄銳,下午才是一場硬仗,然後就有人發現天幕本來就不小的胃口好像又變大了一點點。 沒錯,林書下午的安排就是西安城牆。 很多時候她也不是很理解繞城牆走一圈的意義和樂趣在哪,但有時候就是那股來都來了不親自體驗體驗感覺很吃虧的感覺。 十幾公里的西安城牆,要是學校400米的跑道,需要跑個35圈,相當於跑17個800米,這個換算可能更加叫人有實感。 日後距離的換算單位,都可以換成幾個800米,能讓人還沒開始就體會到喉嚨有血的窒息感。 坐北朝南,那就選擇從南門上吧。 林書可謂是輕裝上陣,包裡就一瓶水、一包紙和一個手機,其它的累贅說不要就不要。 “西安城牆沒什麼好說的,等會兒我就騎行了,爬是不可能爬的。”她之前在網路上看過別人分享的步數,一圈下來妥妥的三萬起步,她的腿實在是折騰不了這個。 只不過,騎行也不能全程騎行,需要在南北門位置換乘。 不過,在這種高度騎行還是很不一樣的感覺,尤其是還有風拂過,不是那種冷冽的像是刀往臉上割的刺痛,也不是夏日那種呼吸幾口都覺得悶熱窒息的不暢。 步行的人也不少,不過她瞧著很多人都是走了半圈直接宣告認輸。 更多的是人生地不熟的外地人,想要找到下去的地方都找不到,林書瞧著有幾個走得絕望的,都恨不得直接跳下去。 當然,最後還是倔強的一邊罵罵咧咧一邊走,都快要走得哭出來。 林書理解這種感受,想當年她在老家拜年的時候,真就走得直接哭出來,翻過了這座山還有另一座在前方等著,那種上坡腳在打顫下坡直接滾下去的順暢,該死的記憶又在攻擊她。 “天幕,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爬城牆啊?” 但各朝各代很不能理解,這種城牆居然也有這麼多人喜歡上來爬? 林書強行解釋一波,“我們這是追隨老祖宗們的腳步,過往城牆上來來往往計程車兵,到後世需要學習老祖宗們守衛的精神,瞻仰抵不過親自體驗。” 很好,一聽就是在胡說八道。 還守衛的精神? 連隔著匈奴的長城都隨便爬,在國家中部的城市有什麼好爬上去瞻仰的? 說到底就是太閒了要折騰自己。 林書還真無話可說,因為這個城牆爬得她雖然沒那麼累,但也是真的沒東西,花錢都只能買個雪糕。 “有些話知道就行,別說出來,我怎麼找補啊,”林書一點都不覺得閒著找事做有什麼需要遮掩,“如果趕行程上來爬城牆確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但如果真就是閒,天氣又好,上來走走散散心,一個人安安靜靜的偷得浮生半日閒,誰說不是一種幸福呢?” 畢竟每個人找樂子的方式不一樣,有時候實在是無聊,她覺得發呆都是一種放鬆的方式。 就喜歡那種腦袋全部放空,完全沒有思考,等到回過神發現時間已經過去的那種跳幀感。 君不見累的時候,可是連放空的時間都沒有。 當然,這種說法顯然不符合艱苦奮鬥的人的想法,就連不願意幹正經事的紈絝也不能體會,畢竟他們不願意幹正經事,但喜歡玩啊,可不願意一個人發呆,就喜歡和狐朋狗友湊到一塊熱鬧玩。 這種懶散的精神還是沒法叫勤勞愛奮鬥的老祖宗們認可。 若是家裡的兒孫是這麼個無所事事的樣,肯定得藤條伺候,但誰叫天幕他們管不著也沒立場管。 最重要的是,她完全不聽啊。 從北門下城牆,選擇了地鐵這種交通方式,看到居然還有在地下的交通工具,又是一次開眼了。 只不過,那人擠人的地鐵算是給各朝各代開了一次眼。 別說是座位,能站得寬鬆點都是運氣好。 “沒辦法,我們這裡人太多,空間開發利用不是往天上走就是往地下挖。”只不過,在西安的話,很容易碰壁,“西安墓太多了,稍微一挖可能就是誰家的古墓,動不動就停工。” 隨便搜搜就是西安哪哪挖到了古墓停工,換個單位來接管。 這話對他們的傷害比較大,誰知道後世居然喜歡到處挖呢,他們埋地下都不安全。 接下來他們也不打算問誰又被挖出來了,這要是問到自家,真就上不去下不來。 到了鐘鼓樓,運氣好還有票,雖然也不知道看個什麼勁,但就是得來這邊打打卡。 等到回民街的時候,眾人都感受到了違和感。 “天幕,你今天怎麼不買小吃呢?” 直到有人問出來,就是這個不對勁,天幕向來都是專門去找條街從頭吃到尾的,這次居然一毛不拔? 林書頂著最嚴肅的臉、說著最現實的話,“因為貴。” 最簡單的理由,最無法辯駁的事實。 好吧,他們接受這個理由,同時又好奇,到底貴成什麼樣子。 林書表示不瞭解,只是太過聲名在外。 但這邊的租金也確實高,基本上想吃的都能在這邊找到,來這邊的旅客想著出來玩也

《老祖宗直播墳頭變景點》 第397章 古都西安篇·西安城牆(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