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請清宵兄作詩 (第1/3頁)
七月未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安國。
隨著府君押題的出現。
眾人的目光紛紛落在白紙上。
許清宵有些驚訝,沒想到府君押的題,竟然和老師猜的差不多一樣。
看來自己老師有點東西啊。
“安國之題嗎?倒也符合當下情景。”
“恩,大魏王朝立國七百餘年,武帝七伐,卻依舊無力迴天,國家社稷搖搖欲墜,安國之題,合情合理。”
“若以安國為題,想來北邊依舊不太安寧啊。”
議論聲響起,眾人唸唸有詞,望著安國二字,他們心中感慨萬千。
歷代的文人,無非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國不安寧,何來盛世?
若無盛世,又怎能讀書?
“諸位,這是家父所猜之題,今日請諸位前來,也是暢聊此題。”
“當然具體是否,還是要等府試開考才能知曉,家父也只是猜測一二罷了。”
“在座各位,有想法的可以開口,暢談無言,互相交流。”
李鑫出聲,指著白紙說道。
位座中,王儒喝了口果酒,壓著聲音與許清宵道。
“李鑫公子也要參加府試,這題八九不離十,府君用了心,好好琢磨一下。”
王儒壓著聲音提醒許清宵,讓他用心去聽和琢磨。
許清宵點了點頭,也明白這次宴會的主要目的了。
“府君之子都參加府試,看來陛下真的很在乎這次府試。”
“將押題說出,讓大家參考,無非是驗題和拓展思維。”
“古人不是傻子啊。”
許清宵心中瞬間判斷出一些資訊。
李鑫請大家來吃飯,美曰其名是說府君押題,給大家提個醒,其主要目的,為的是驗證自題,以及拓展思維。
想來李鑫應該寫好了相應文章,看看大家的思路是不是一樣,或者從中優選。
喝了口果酒,許清宵也沒多說什麼,他對這個題目有一定思路,但好不好不知道,先聽大家怎麼說。
“李公子,諸位公子,安國之題,我的確有一些見解。”
有人開口了。
能來這個宴會者,皆然都是有頭有臉,讀過幾年書的人,若是能出個風頭,自然是好事。
隨著他開口,眾人紛紛點頭,李鑫更是笑道:“荀公子請說,我等洗耳恭聽。”
後者穿著青灰色長袍,將酒杯放下,看著眾人道。
“所謂安國,其意安定國家。”
“然,武帝七次北伐,卻飲恨瀚海,邊疆之亂,北境蠻夷,始終對我大魏虎視眈眈。”
“蠻夷不除,邊疆不定,何以安國?”
“所以,在下認為,若府試真以安國為題,其核心在外。”
他出聲,字字珠璣,字正腔圓,飽含著感情,對邊疆之亂,蠻夷禍根充滿著憤怒。
聲音落下,不少人點頭,皆為認可。
“荀公子所言極是,李某也是如此思考,外亂不止,國家何以安定。”
“靖城之恥猶在眼前,蠻族之恨,銘記於心。”
李鑫感慨,他認可對方所說。
而由他帶頭認可,眾人的聲音逐漸響起。
“恩,蠻夷不除,何來安國,邊疆不定,空談盛世。”
“是啊,武帝年間,若不是一場大雪,蠻夷早就被滅,當真是意難平。”
“如今陛下登基,想來也要做一番事業,若能根除蠻夷之禍,乃大魏之福,就怕難以根除,又惹來一場靖城之恥,那就是潑天的罪過。”
“自古女子稱帝,前所未聞,開永珍之原始,闢千古之奇談,也不知能否齊名。”
眾人議論,或許是喝了不少酒,說的話越來越放肆,尺度也越來越大。
許清宵連忙咳嗽一聲,端起酒杯道。
“諸位,大魏國恥,猶記在心,但我等也莫要蕭條,理應牢記恥辱,為國報效,為君分憂,為百姓造福,來,共飲一杯。”
許清宵出聲喊道。
這要是還讓他們繼續說,估計說著說著就要開始噴皇帝了。
萬一事情傳到皇帝耳中,自己無緣無故被牽連就麻煩了。
不管當今皇帝是什麼性格,能不能聽忠言,反正想要好好活著就別作死。
許清宵這一番話說出,眾人皆有感染,紛紛舉杯共飲。
不過讓許清宵有些驚訝的是。
《大魏讀書人番外二沒了嗎》 第三十三章:請清宵兄作詩(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